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的耳濡目染,决定了孩子一生事业成就的高低(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一生图片)

2024-09-20 13:00:33杂谈99

“感恩”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接受父母亲人和同学好友的照顾关爱无比容易,可是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好处,真正能够发自内心地感激和回报,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甚至无比艰难的事情。

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意味着积极、善良和感悟的处事原则。

“中国式教育”,往往偏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却忽视了对于孩子情感智力和性格品质的教育。而正确的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孩子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人、事物和风景。

《百家讲坛》节目里,曾有一位高僧说:“人生如球,青年父母是篮球,孩子们都抢着抱;中年父母如排球,孩子开始推来推去;老年父母如足球,开始被孩子踢过来踢过去。”实际上,即便人生如球,但也不该应该是足球,而应该是橄榄球,让孩子懂得感恩,争着抢着要的橄榄球。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父母可以不留给孩子金钱,也可以不教给孩子知识,但是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道德之心、感恩之心;只有这样,在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懂得父母和亲人的辛苦,对别人的付出与劳动能够心存感激,能够敬重和孝顺父母,最终回报和反哺社会。

感恩教育,包括知恩、感恩和施恩。

从母亲十月怀胎开始,父母就开始了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这是一辈子的责任义务,不但有物质上的奉献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支持鼓励,还要有情感上的陪伴安慰。可以说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没有父母的倾尽全力,就没有孩子生活的温暖安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种爱可以像父爱那样伟岸坚毅,像母爱那样无私伟大。因此作为儿女,我们既要“知恩”,懂得体会和感悟父母的无私付出;也要“感恩”,发自内心深处地感激父母亲人对自己长年累月的照料提携;更要“施恩”,用切实的言行举止来回报父母老师的付出,提高和维护自身的道德修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孩子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想要教育好孩子,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而是要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潜移默化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的耳濡目染,决定了孩子一生的事业成就。

孩子天生就善于模仿,而且拥有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父母在家里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刻下烙印,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感恩素养,为孩子营造温馨、快乐有亲和力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摒弃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尝试以平等姿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和教育,发现孩子的不足及时引导,找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用亲情和关爱,培养和唤醒孩子的感恩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道:“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因此,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善于利用生活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知道自己的生活相比弱势群体有多么幸福快乐,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让孩子在更加热爱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学会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