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朋友硬拽去参加所谓的 “轻松局”,出门前我对着镜子演练了八百遍 “自然微笑”,结果刚进餐厅门,就跟一个端着火锅底的服务员撞了个满怀。热辣辣的牛油香瞬间裹住我,朋友在旁边憋笑憋到肩膀发抖,我却只能僵硬地跟服务员互相道歉,心里默默吐槽:这哪是轻松局,分明是 “大型社死现场预演会”。
社交这东西,有时候就像冬天穿毛衣,你以为能保暖,结果一脱衣服全是静电,噼里啪啦的尴尬能把空气都击穿。就说上次公司团建,领导非要玩 “真心话大冒险”,轮到我时,转盘精准地指向 “大冒险”,要求是给在场任意一位同事唱情歌。我扫了一圈,目光不小心和平时几乎零交流的技术部大哥对上,没办法,硬着头皮唱了句 “你是我的小苹果”,大哥脸憋得通红,手里的烤串都差点掉地上,周围同事的笑声能把屋顶掀翻,我当时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顺便把转盘给拆了。
其实仔细想想,社交里的那些小尴尬,过后再想反而有点好笑。就像上次跟新认识的朋友约咖啡,我本来想优雅地端起杯子,结果手滑,咖啡洒了一半在裤子上。我正慌得手足无措,朋友突然指着自己的裤子说:“你看,我今天穿的裤子是咖啡色,刚好能遮住,要不你也试试下次穿同款?” 一句话把我逗笑,原本紧绷的气氛瞬间松了下来。后来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每次见面还会拿那次 “咖啡事故” 开玩笑,说那是我们友谊的 “奠基石”。
还有一次更离谱,我去参加一个行业交流会,想着要给别人留个专业的印象,提前背了好多行业术语。轮到我跟一位前辈聊天时,我一紧张,把 “用户需求分析” 说成了 “用户需求炒饭”,说完自己都懵了,前辈愣了两秒,接着哈哈大笑:“小伙子,看来你是饿坏了,要不咱们先去吃碗炒饭再聊?” 后来前辈不仅没觉得我不专业,还经常跟别人提起这件事,说我 “真实又有趣”,反而给我介绍了不少资源。原来社交不是非要装得完美无缺,偶尔的小失误,反而能让你显得更接地气,更容易拉近和别人的距离。
现在很多人都怕社交,总觉得要绞尽脑汁找话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招人讨厌。其实真没必要这么焦虑,你想想,大家都是普通人,谁没在社交里出过糗呢?上次我看到隔壁工位的小姐姐,在电梯里跟领导打招呼,结果把 “王总好” 说成了 “王妈好”,领导笑着应了声,小姐姐脸红到脖子根,可过后领导不仅没介意,还总跟我们说这姑娘 “亲切”。所以啊,社交就像放风筝,你越攥紧线,风筝越容易掉下来,不如稍微松点心,反而能飞得更稳。
而且社交里也藏着很多小温暖。前阵子我失恋,心情特别差,朋友拉我去参加一个读书会。我本来没心思说话,就坐在角落里发呆。旁边一个陌生的女生看出我情绪不好,递给我一块巧克力,轻声说:“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吃点甜的会好一点。” 那天我们没聊太多,但那块巧克力的甜味,却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偶尔会分享喜欢的书,虽然不常见面,但每次看到她的消息,都觉得很治愈。原来社交不只是为了拓展人脉,有时候只是一次简单的善意传递,就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当然,社交也不是非要强迫自己去融入所有圈子。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宅在家里画画,以前总被家人催着去社交,说 “多认识点人没坏处”。结果她硬着头皮去参加各种聚会,每次回来都累得不行,还总觉得自己跟别人格格不入。后来她索性不去那些不喜欢的聚会,反而在网上找了个绘画交流群,群里的人都跟她一样喜欢画画,每天分享作品、讨论技巧,聊得不亦乐乎。现在她不仅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通过群里的活动,把自己的画展出了,收获了很多认可。所以说,社交不是 “数量取胜”,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跟聊得来的人相处,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有时候我会想,社交这事儿,其实就像吃火锅,有人喜欢清汤锅,有人喜欢麻辣锅,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吃不喜欢的口味。你可以选择跟喜欢清汤锅的人一起慢慢涮菜,也可以跟喜欢麻辣锅的人一起吃得热火朝天,重要的是找到能跟你一起享受火锅的人。而且就算偶尔遇到不喜欢的 “食材”,也没关系,大不了换个锅,总有适合你的那一款。
现在的我,早就不害怕社交里的小尴尬了。上次跟朋友去 KTV,我唱歌跑调跑到银河系,朋友们不仅没笑我,还跟着一起跑调,整个包厢里全是我们的鬼哭狼嚎,可那种肆无忌惮的快乐,比唱得好听多了。我终于明白,社交不是为了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而是在和别人的相处中,找到舒服的自己,顺便收获一些快乐和温暖。
下次再有人约你去社交,别再犹豫啦,说不定你会遇到一个跟你一起笑、一起闹,还能陪你吃 “咖啡炒饭” 的人呢?毕竟社交这盲盒,不打开看看,怎么知道里面藏着的是惊喜还是惊吓,万一就是惊喜呢?
常见问答
- 问:每次参加社交活动都紧张到说不出话,怎么办?
答:其实可以先从 “小目标” 开始,比如第一次只跟一个人聊 5 分钟,话题就选简单的 “今天的饮料挺好喝”“这里的环境真不错”,慢慢积累信心,紧张感会越来越弱。而且大家都有紧张的时候,对方说不定也在偷偷紧张呢。
- 问:社交时总找不到话题,容易冷场,怎么破?
答:可以试试 “观察 + 提问” 的方法,比如看到对方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就问 “这件衣服的款式好特别,你在哪里买的呀?”;或者聊最近的热门话题,比如好看的电影、有趣的综艺,这些话题大家都容易有共鸣,不容易冷场。
- 问:不喜欢热闹的社交场合,是不是就不用社交了?
答:当然不是啦!社交不一定非要去热闹的聚会,你可以选择安静的社交方式,比如跟朋友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去公园散步,甚至在网上跟兴趣相投的人聊天,只要是能让你舒服的相处方式,都是好的社交。
- 问:在社交中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别人,该怎么弥补?
答:可以真诚地跟对方道歉,比如 “刚才我说的话有点不妥,真的很抱歉”,大多数人都会理解的。如果不好意思当面说,也可以发个消息解释一下,态度真诚最重要,不用太纠结。
- 问: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社交时怕别人觉得自己无趣,怎么办?
答:其实 “有趣” 不一定是要有特长,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小事,比如 “我昨天做了一道菜,虽然有点咸,但过程特别搞笑”,或者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适时给出回应,比如 “哇,这也太厉害了吧,能再跟我说说吗?”,会倾听的人也很受欢迎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交这事儿,简直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啥 https://www.w10.cn/suitan/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