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安岳石窟:低调而惊人的美(安岳石窟介绍简短)

2024-09-20 12:56:20杂谈180

四川安岳石窟开凿于启始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主要为民间结社造像,以佛教石窟为主,也有部分道教造像,以及三教合一的造像。

安岳卧佛院第三号卧佛 盛唐

安岳石窟拥有几大之最:最大的唐代左侧石刻卧佛以及21万字石刻佛经、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毗卢洞北宋紫竹观音、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观石窟、五代最集中的石窟群——庵堂寺等。

安岳石窟除少数遭受自然人为破坏妆彩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特别是宋代造型更是达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

华严洞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56千米的石羊镇华严村箱盖山上。现存2大窟,造像159尊。华严洞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初年,窟内雕华严三圣和十大菩萨。

茗山寺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60千米的鼎新乡民乐村虎头山上。开凿于北宋,现存窟龛20个,造像63尊。造像形体高大,有毗卢佛、文殊、观音、大势至菩萨等造像题材。

毗卢洞

毗卢洞千佛洞,是因洞内摩崖刻的二十公分小像三百二十二尊而得名。称千佛其实所造之像也并不全是佛,还有当时捐资造像的僧、尼、会首、供养男女等功德主。洞正方为摩崖西方三圣像,中为阿弥陀佛,左观音,右大势至,均结伽跌坐于莲台之上,着敞胸袈裟,佛头螺髻,菩萨戴镂空花冠。

玄妙观

位于安岳县城北20千米的鸳大镇玄妙村集圣山。开凿于唐开元六年至天宝七年(718~748年)。现存窟龛79个,造像1293尊。以道教龛像为主,其次是佛道合龛。

千佛寨

位于安岳县岳阳镇西北2.5千米的大云山上。始于唐、五代、两宋,延至明、清,现存窟龛105个,造像3061尊。唐、宋石刻中的药师经变图、西方三圣、一佛四菩萨、八菩萨、弥勒佛、释迦说法等龛窟尤为精致。

圆觉洞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1千米云居山上。开凿于唐、五代、北宋,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尊,主要造像有北崖的释迦佛、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和南崖造像中的毗沙门天王、十六罗汉、地藏与十王变、佛道合龛造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