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手机无线充线路板:手机无线充电器坏了-手机无线充电电路

2024-09-20 09:52:32杂谈181

原标题:手机无线充线路板:手机无线充电器坏了

【导读】对于手边的一款外部引线断裂的苹果手机无线充电器(手机无线充线路板)进行拆卸,观察其内部电路工艺设计。但是由于电路上主要芯片型号文字显示不清,故此对于其主要工作原理尚不清楚。

01 无线充电器

手边的手机无线充电器(手机无线充线路板)的引线坏了。现在已经不再像之前在电器损毁时修修再用,而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过对于坏掉的充电器还是希望打开看看其中的工程设计。

1.1 充电器的基本参数

无线充电器(手机无线充线路板)包括有充电盘和type-c USB接口。

1.1.1 充电盘机械参数

● 充电盘的机械参数:

直径:56mm

厚度:5.40mm

重量:31.4g

▲ 图1.1 测量一下充电盘的直径和厚度

1.1.2 基本结构

充电盘正面边缘3mm之内有白色橡胶表面。

▲ 图1.1.2 充电盘的正面结构

1.2 内部结构

使用一字改锥撬开白色的表面外壳,显露出其背后的充电线圈。在充电线圈与下面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个很薄的铁氧体薄片,在撬开线圈塑料壳的时候它已经破裂。

▲ 图1.2.1 充电线圈与内部结构

将破损的铁氧体薄片清理,下面是由白色乳胶封固的电路板。四周还有一圈白色塑料的永磁铁挡片。此贴塑料挡片是把四周均匀分布的永磁铁封固在充电器金属外壳中。

▲ 图1.2.2 铁氧体碎片,白色封固乳胶,白色塑料磁铁挡片

下面是裸露出的充电器内部的结构:

● 金属壳,经过磁铁测试不属于铁质材料,猜测应该属于铝壳;

● 边缘分布有环形磁铁,用于将充电器吸附在手机外壳上;

● 异形的充电电路板, LC输出功率部分在电路板的一角;

▲ 图1.2.3 内部的电路板

1.3 电路板

1.3.1 电路板结构

下图显示了充电器内部电路的主要结构。

▲ 图1.3.1 充电器内部电路

使用小型一字改锥将电路板撬开,可以发现电路板与背后的金属壳之间是直接粘合在一起。电路板的散热可以直接通过充电器金属壳完成。

▲ 图1.3.2 将充电电路板撬开

电路板上的两颗QFN封装的芯片,表面的文字信息看不太清楚。

▲ 图1.3.3 电路板上两颗主要QFN封装的芯片

1.3.2 LC器件参数

用于无线点磁场耦合的线圈以及谐振电容比较容易辨识。使用SmartTweezer初步测量其参数。

▲ 图1.3.4 电磁耦合对应的线圈和谐振电容

使用电路通断器可以判定四个电容是并联关系,与输出电感呈现串联谐振电路。

▲ 图1.3.5 输出LC串联谐振关系

● 电感L参数:

电感:3.8uH

串联电阻:0.118Ω

● 并联电容:

电容:401nF

可以计算出串联谐振频率为:

1.4 外部磁场

在 苹果手机无线充电板外部电磁场测试[1] 使用工字型电感测试了充电线圈外部交变磁场的特性。在手机靠近充电器的过程中,工字型电感测量到的交变磁场为360kHz的近似正弦波的信号。

利用工字型电感测量充电器旁边的交变电磁场的波形:

▲ 图1.4.1 利用工字型电感测量充电器旁边的交变电磁场的波形

电感所得到的感应交变信号:

▲ 图1.4.2 电感所得到的感应交变信号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前面测量电路板输出LC串联的谐振频率只有128kHz左右,为什么实际感应到的谐振频率却是它的三倍左右的频率呢?

※ 拆卸总结 ※

对于手边的一款外部引线断裂的苹果手机无线充电器进行拆卸,观察其内部电路工艺设计。但是由于电路上主要芯片型号文字显示不清,故此对于其主要工作原理尚不清楚。

在之前对其工作频率的测量,发现与内部主要LC谐振频率相差近三倍的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