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A股35家连接器厂商,谁能吃上特斯拉机器人这块蛋糕?(连接器龙头企业)

2024-09-20 11:11:34杂谈243

集微网消息,今年以来,机器人概念股无疑是最受产业链人士以及投资者青睐的领域之一。今年截至 7 月 20 日,东方财富机器人板块涨幅超 20%,其中,昊志机电(涨 141%)、优德精密(涨 124%)、德迈仕(涨 82%)等概念股备受资金追捧。

人形机器人作为 " 具身智能时代 " 的代表之一,特斯拉机器人在不断完善功能后,2023 年吸引了海内外市场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机器人产业链也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密集调研。其中,作为高价值量零部件之一的连接器,随着机器人灵活度越高,其用量越大,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引人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市场上连接器公司较多,且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正积极扩大业务范围。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目前 A 股市场上连接器概念股高达 35 支,但哪家厂商能达到机器人连接器的要求?未来谁能迈过机器人的门槛,进入新的增量市场上分羹?

产业链掀起 " 机器人热 "

马斯克在 2021 年的「特斯拉 AI 日」上发布了特斯拉的通用机器人计划,并用图片展示了人形机器人 Tesla Bot 的大致形态。

当时的 Tesla Bot 只是个概念,但两年时间后,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实体亮相,开始吸引市场关注。而在最近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又展示了 Tesla Bot 的最新进展,现在 Tesla Bot 已经可以流畅行走并能抓取东西和使用一些小工具,在产业链内也掀起了一股 " 机器人热 ",机器人相关的电机驱动、减速器、连接器等零部件企业备受投资者青睐。

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其中,高可靠并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连接器,被机器人专家认为是实现机器人这一功能诉求的关键环节。

机器人连接器的主要用途为信号传输,连接器要保证信号传递不被干扰、及时有效,同时免受外力扰动。在机器人领域中,一般的工业机器人可以不用连接器,但是人形机器人中的标准的或者高级别版本一般会用连接器,以便于维修和拆卸线束。

有业内人士指出,"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用连接器的好处是便于安装拆卸和模块化组装。不用连接器的话后续机器人问题查找以及维修难度更大,其中就包括要把线缆破坏掉再去拆零部件。"

" 对于特斯拉来说,有些关节用了线缆之后可能就不需要用到连接器了,用连接器的好处就是方便拆卸,不用的话就是因为连接器成本比较高。更重要的是,若线缆是电机厂或者特斯拉自制,生产时候可以直接把线缆和电机做连接,但要是线缆是第三方供应商供应,在生产时肯定在电机和控制器上面安装了连接器这个端口,从而方便组装生产。" 该人士补充到。

机器人连接器规模或超 450 亿元

从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来看,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统计,2015 年到 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520.5 亿美元上升至 780 亿美元,2022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长超 60 亿美元,同比增速 7.8%,预计 2023 年市场有望超过 900 亿美元,属于典型的长坡厚雪市场。

据机构预测,2030 年加速渗透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或达 4496 亿元。开源证券指出,假设 Optimus 将分别于 2023 年 /2025 年 /2030 年实现首批预定 / 规模量产 / 渗透率加速提升,单价分别为 50/20/16.8 万元,据此测算,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分别为 561.1/2153.9/4496 亿元。

以特斯拉机器人为例,动力类、编码器类、控制类连接器都是根据轴的数量来确定用量。据了解,目前特斯拉机器人的轴大概是 20-40 个,对应的连接器用量超 100 个。在视觉方面,一般会用到 4 个以上的连接器。

单价方面,目前特斯拉用的机器人连接器价格普遍是 30-50 元 / 个,但是特斯拉会用到一些高端的,基本可以去到 100 元以上。按照 30-50 元的区间去算,假设用到 30 个轴,对应的人形机器人连接器总价值量就是 3000-5000 元,最高可以去到 1 万元 / 每套,据此测算连接器总价值量占人形机器人 BOM 表 10% 左右。

据透露,特斯拉对于目前这个价格是比较接受的,因为用了连接器确实可以带来很多售后便利。而且随着特斯拉机器人的动作要更多元、更灵活,使用的轴越多,对应的连接器也会更多。

按国内机构给的 Optimus 规模量产价格 20 万元和未来市场空间计算,假设 Optimus 各生产过程 BOM 表比例不变,据此测算出,2023 年 /2025 年 /2030 年特斯拉机器人连接器的新增市场空间分别为 56.1/215.3/450 亿元。

而国内市场上,小米等厂商也有在机器人领域布局,据此测算,2030 年国内机器人连接器规模或超 450 亿元。

增量市场下,本土产业链公司谁能分羹?

在推进机器人业务发展同时,特斯拉也积极寻求厂商供应减速器、连接器等部件。基于与人形机器人相同的技术原理,在机器人或汽车领域具有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的厂商或将首先受益。

目前,海外连接器厂商如泰科电子(TEL)、安费诺等均有机器人相关连接器产品,国内产业链布局连接器的厂商有瑞可达、鼎通科技、电连技术、维峰电子、中航光电、永贵电器、意华股份、立讯精密、博威合金、凯旺科技、奕东电子、徕木股份等。

据了解,德润电子、长盈精密、立讯精密、维峰电子等都有在和特斯拉配套做机器人连接器,维峰电子之前主要做汽车的连接器,但目前针对特斯拉机器人专门研发了一款连接器产品,有给特斯拉机器人送样。

除了给特斯拉在尝试做配套的厂商外,笔者发现,近年来,连接器厂商也在尝试从家电或消费电子市场往价值量更高的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拓展。

永贵电器 7 月 5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不断扎实基础研发,积极拓展新市场新应用,公司的连接器产品在工业机器人上有储备开发。

瑞可达此前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强化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品研发及产品供应能力,同时拓展公司产品在机器人等领域。一方面拓展业务范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产品在此行业的推广,势必整体带动公司技术及产品地位提升,有利于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

有相关产业人士指出," 汽车用的要比工业机器人要求更高,而人形的要比汽车要求高。主要差别在于信号传递的损失率、屏蔽性、抗拉伸和折叠能力等方面。"

因此,尽管连接器的门槛不高,但是对生产设计、材料等有要求,这也早就了国内现有的竞争格局——目前能做连接器的公司很多,但是部分厂商的产品只能用在工业机器人上,再往上就是汽车连接器,而达到人形机器人要求的厂商少之又少。

好在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发展初期,国内厂商仍有试错的机会。未来随着机器人相关技术日渐成熟,国内产业链有几家公司能从中分一杯羹?集微网将持续关注。

(校对 / 黄仁贵)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