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大棚里的四季:一方暖棚中的生机与坚守

2025-10-27 15:20:30杂谈288

冬日的寒风在田埂上打着旋儿,卷起枯草碎屑往远处飘去,可掀开那层厚实的塑料薄膜走进大棚,一股混着泥土与水汽的暖意立刻裹住全身。这里没有外界的萧瑟,满眼都是翠绿 —— 架上的黄瓜藤蔓顺着细绳向上攀爬,顶端的嫩芽还沾着清晨的露珠;畦间的番茄苗已经长到半人高,枝桠上挂着小巧的青果,像缀满了绿色的珍珠。这样一方被塑料膜和钢架围起来的空间,把季节的界限变得模糊,也让农人在不同时节里都能守住一份耕耘的希望。

张建国的大棚在村东头的种植区里不算最显眼的,但打理得最为规整。他每天早上都会踩着露水先去棚里转一圈,手里拎着个旧搪瓷杯,杯沿上还留着几道磕碰的痕迹。走到黄瓜架前,他会停下脚步,伸出手指轻轻碰一碰叶片,要是感觉叶面发蔫,就会掀开棚角的通风口,让新鲜空气慢慢灌进来。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全靠经验把控,比如正午阳光足的时候,得把两侧的薄膜掀开半米高,避免棚内温度太高烧了苗;到了傍晚,又要及时把薄膜放下来,用压膜绳勒紧,防止夜里的寒气钻进来冻伤作物。

去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有几户人家的大棚被积雪压塌了,张建国连夜带着铁锹去帮忙。那几天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既要修补自家棚顶的缝隙,又要帮邻居清理棚内的积雪。他总说,种大棚的人都知道,这棚子就是 “命根子”,里面长的不只是蔬菜,还有一家人的生计。好在那场雪过后天气转晴,棚里的作物没受太大影响,看着番茄苗又冒出新的枝芽,张建国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大棚里的工作从来没有 “闲下来” 的时候。春天要忙着育苗,把种子撒在装满营养土的育苗盘里,再盖上一层薄土,然后在育苗盘上方架起小拱棚,保证温度能稳定在二十摄氏度左右。等幼苗长到两三片叶子的时候,就要进行移栽,把它们一棵棵挪到大棚里的畦垄上,移栽后还要浇一次 “定根水”,帮助幼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夏天虽然外界温度高,但大棚里要注意遮阴,通常会在棚顶覆盖一层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导致作物叶片灼伤。同时还要加强通风,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打开一次通风口,让棚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秋天是大棚里最热闹的季节,各种蔬菜陆续成熟,一筐筐的黄瓜、番茄、青椒从棚里运出来,堆在田埂边的小推车上,等着收购商来拉走。张建国会特意挑出一些品相好的蔬菜,留给城里的儿子带回家。他儿子在城里工作,每次回来都会帮着摘菜,还会用手机拍些大棚里的照片发在朋友圈,不少同事看到后都想来体验摘菜的乐趣。有一次,儿子带了几个朋友来大棚,大家一边摘番茄一边聊天,看着年轻人兴奋的样子,张建国觉得这大棚不仅能种出蔬菜,还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种大棚也会遇到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有时候会遇到病虫害,一旦发现叶片上有蚜虫或者白粉病的痕迹,就要及时喷洒农药,而且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要么治不好病虫害,要么会有农药残留。还有的时候,市场行情不好,蔬菜价格下跌,辛苦种出来的菜卖不上好价钱,心里难免会失落。但张建国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说,不管行情怎么样,只要把菜种好,总会有销路。而且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大家一起统一采购种子和肥料,还能联系到更稳定的收购渠道,比以前单打独斗好多了。

在大棚里待久了,张建国能通过作物的细微变化判断它们的需求。比如黄瓜藤上的卷须要是发黄,就说明缺水了,得赶紧浇水;番茄果实要是长得不均匀,可能是授粉不好,就要进行人工授粉,用毛笔在花蕊上轻轻刷一刷,帮助花粉传播。他还会在大棚的角落种上几盆薄荷和香葱,既能驱虫,又能在做饭的时候随手摘一些用。有时候干活累了,他就坐在棚边的小凳子上,看着眼前绿油油的作物,闻着空气中的清香,疲惫感就会慢慢消散。

有一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大棚的排水渠冲垮了,雨水灌进棚里,没过了畦垄。张建国和妻子拿着铁锹,在雨中挖了三个多小时的排水沟,浑身都湿透了,鞋子里灌满了泥。等雨水排出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又拿着手电筒在棚里查看作物的情况,好在大部分蔬菜只是叶子被泡湿了,没有烂根。那一夜,他们几乎没合眼,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棚里看看,生怕再出什么意外。第二天早上,看着太阳照常升起,棚里的蔬菜又恢复了生机,张建国才松了口气。

现在,张建国的大棚里还安装了简易的温控设备,能实时监测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手机上就能看到数据。虽然他还是习惯每天去棚里转几圈,但有了这些设备,心里也踏实多了。他说,时代在变,种大棚的方法也得跟着变,多学些新东西,才能把大棚种得更好。有时候村里组织种植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笔记记得工工整整,还会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农户。

大棚外的季节不断更替,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轮番登场,可大棚里始终保持着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在这里,时间似乎被拉长了,一茬又一茬的蔬菜生长、成熟、收获,循环往复。对于张建国这样的农人来说,大棚不只是一个种植蔬菜的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希望和汗水的地方。每一次播种,每一次浇水,每一次收获,都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棚里的蔬菜换了一茬又一茬,张建国的头发也渐渐白了,但他对大棚的感情却越来越深。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进大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开始一天的忙碌。他说,只要身体还能动,就会一直守着这方大棚,看着里面的作物茁壮成长,心里就觉得踏实。这方小小的大棚,不仅养活了一家人,也见证了他半生的辛劳与坚守,更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大棚里的四季:一方暖棚中的生机与坚守

返回列表

上一篇: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智能温度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