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最巅峰的比赛应该哪几场,求推荐?(林丹最经典的一场比赛是)
2020.07.08更新:
林丹在4天前正式宣布从国际赛场退役,本答案正文部分所有数据即日起将不再更新。
客观来说林丹的巅峰期很长,狭义最强巅峰是08~12伦敦奥运周期,广义上的泛统治巅峰则可以被认为从2006年在马德里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开始,到2014年在仁川实现双圈全满贯为止,前后历时长达8-9年左右。
而即便在超出广义巅峰期的生涯时间线当中(04~06&14~17),已不具备绝对统治力的林丹仍然保持了一流顶尖到超一流之间浮动的竞技水准。因此综合来看,值得推荐的比赛应该来讲是有很多的。前面高票答案所列举出来的几场普遍都值得一看,不过如果做一个完整的统计,这些仍只是冰山一角。
抛开胜负结果单论比赛质量,同时只计算当前可查阅影像记录的范畴,个人推荐林丹职业生涯迄今以来值得回顾的比赛场次按以下5个不同级别划分,大致可有若干场如下:
1. 神作级
2011年世界锦标赛决赛,2-1(20-22/21-14/23-21)李宗伟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2-1(15-21/21-10/21-19)李宗伟林李温布利双璧的历史地位以及整体含金量,我相信已无需再做任何额外注脚。只补充一点——这两场交锋是21分制时代仅有的两场经过球员、球迷、媒体及官方四重盖章认定的男子单打神作级对抗,林丹本人在2011年世锦赛赛后、2012年《奥运风云会》及2014年《亚运风云会》上都曾多次提到,就他看来这两场决战是自己同李宗伟的交手当中最足以堪称“巅峰对决”的较量,李宗伟也屡次表示这两次比赛是其职业生涯最为难忘的对赛记录之一。

另外,BWF官方所属的英文解说员理查德·考夫曼先生对于2011年世锦赛决赛的评价和形容更是迄今为止其余所有比赛均未曾有过的“Monumental Battle”,国内外各主要体育媒体也一致对在温布利所上演的这两次林李大战赋予了空前且近乎绝后的极高评价。

如果进行横向对比,并且将两场比赛进一步各自细分来看的话,伦敦奥运决赛位列羽史前十,奥运羽球史前三基本毫无问题,而11世锦赛决赛已经可以达到稳居羽史前三的水平——换句话说,如果将11伦敦世锦赛决赛与97格拉斯哥&85卡尔加里这两届世锦赛决赛类比,差不多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VS《肖申克的救赎》VS《教父》这样的概念,大家自行感受……
2. 半神级
2005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2-1(15-9/13-15/15-11)盖德
2006年全英公开赛半决赛,2-1(15-9/10-15/17-14)李宗伟
2006年中国大师赛半决赛,1-2(18-21/21-19/19-21)盖德2006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2-1(15-21/21-19/21-14)陈宏
2006年世界锦标赛决赛,2-1(18-21/21-17/21-12)鲍春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1/8决赛,2-0(21-8/21-11)朴成焕
2008年北京奥运会1/4决赛,2-0(21-13/21-16)盖德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2-0(21-12/21-8)李宗伟
2010年汤姆斯杯半决赛,2-0(21-17/21-8)李宗伟
2010年汤姆斯杯决赛,2-0(21-7/21-14)陶菲克2010年日本公开赛决赛,1-2(20-22/21-16/17-21)李宗伟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团体决赛,2-1(19-21/21-16/21-18)朴成焕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单决赛,2-1(21-13/15-21/21-10)李宗伟
2011年韩国公开赛决赛,2-1(21-19/14-21/21-16)李宗伟
2011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2-1(22-24/21-7/21-15)盖德
2013年世界锦标赛决赛,2-1(16-21/21-13/20-17)李宗伟
2014年仁川亚运会半决赛,2-1(22-20/12-21/21-9)李宗伟
2014年仁川亚运会决赛,2-1(12-21/21-16/21-16)谌龙
2015年日本公开赛决赛,2-1(21-19/16-21/21-19)安赛龙
2015年中国公开赛半决赛,1-2(21-17/19-21/19-21)李宗伟
2016年里约奥运会半决赛,1-2(21-15/11-21/20-22)李宗伟
2019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2-1(9-21/21-17/21-11)谌龙这个级别的赛事榜单基本云集了林丹其余绝大多数团体和单项世界大赛关键场次以及一小部分顶级公开赛的强强对话场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抗密度激烈而焦灼的三局大战,这些场次可能从综合质量上皆略微逊色于先前提到的两场神作级(10广州亚运会男单决赛及16里约奥运会半决赛被普遍认为最接近神作级),但总体来看也有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片段,且在各个赛季的年度级赛单当中,这些场次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类则属于林丹个人独有的半神级类型,就是诸如北京奥运会决赛和10汤杯半决赛这样单方面超神现象级的血洗局,一般可以比喻成“上帝身穿林丹的战衣在打球”,这类场次下很难说对手的发挥有无太过严重的失常,但由于林丹的战力输出峰值过高,往往不形成对抗就会出现全面碾压,也可以被定义为另一种既视感的半神级杰作。

3. 经典级
2004年全英公开赛决赛,2-1(9-15/15-5/15-8)盖德
2004年汤姆斯杯决赛,2-0(15-8/15-13)盖德
2005年苏迪曼杯决赛,2-0(17-15/15-9)陶菲克
2006年全英公开赛决赛,2-0(15-7/15-7)李炫一
2006年汤姆斯杯决赛,2-0(21-19/21-17)盖德
2006年香港公开赛决赛,2-1(21-19/8-21/21-16)李宗伟
2006年澳门公开赛决赛,2-1(21-18/18-21/21-18)李宗伟
2006年台北公开赛决赛,2-1(21-18/12-21/21-11)李宗伟
2006年日本公开赛决赛,2-1(16-21/21-16/21-3)陶菲克
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单半决赛,2-0(21-3/21-10)李炫一
2006年益阳世界杯决赛,2-1(21-19/19-21/21-17)陈郁
2007年中国大师赛半决赛,2-1(15-21/21-14/21-15)李宗伟
2007年世界锦标赛决赛,2-0(21-11/22-20)索尼
2007年香港公开赛半决赛,2-1(9-21/21-15/21-15)李宗伟
2008年韩国公开赛决赛,1-2(21-4/21-23/23-25)李炫一
2008年汤姆斯杯决赛,2-1(10-21/21-18/21-8)朴成焕
2009年全英公开赛决赛,2-0(21-19/21-12)李宗伟
2009年苏迪曼杯半决赛,2-0(21-16/21-16)李宗伟
2009年苏迪曼杯决赛,2-0(21-14/21-18)朴成焕
2009年世界锦标赛1/4决赛,2-0(22-20/21-16)盖德
2009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2-1(21-14/13-21/21-15)索尼
2009年世界锦标赛决赛,2-0(21-18/21-16)陈金
2009年中国大师赛1/4决赛,2-1(21-15/13-21/23-21)朴成焕
2009年中国大师赛半决赛,2-1(22-20/15-21/21-7)李宗伟
2010年汤姆斯杯小组赛,2-0(21-18/25-23)朴成焕
2010年中国大师赛决赛,2-1(21-15/13-21/21-14)谌龙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单半决赛,2-0(21-14/21-10)朴成焕
2011年亚洲锦标赛决赛,2-0(21-19/21-13)鲍春来
2011年苏迪曼杯半决赛,2-0(21-16/21-10)朴成焕
2011年苏迪曼杯决赛,2-0(21-16/21-11)盖德
2011年新加坡公开赛半决赛,2-1(20-22/21-17/21-15)盖德
2011年香港公开赛半决赛,2-0(21-16/21-14)李宗伟
2011年中国公开赛半决赛,2-1(19-21/21-12/21-11)李宗伟
2011年中国公开赛决赛,2-0(21-17/26-24)谌龙
2011年世界羽联总决赛小组赛,2-1(21-15/19-21/21-17)谌龙
2012年汤姆斯杯决赛,2-0(21-14/21-17)李炫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1/4决赛,2-1(21-12/16-21/21-16)佐佐木翔2013年世界锦标赛1/4决赛,2-0(21-13/22-20)谌龙
2014年亚洲锦标赛决赛,2-1(14-21/21-9/21-15)佐佐木翔
2014年澳大利亚公开赛决赛,2-1(22-24/21-16/21-7)西蒙·桑托索
2014年仁川亚运会团体决赛,2-0(21-18/21-15)李东根
2015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半决赛,2-1(14-21/21-19/21-17)约根森
2015~2016赛季羽超半决赛,2-0(21-16/28-26)郭凯
2016年德国公开赛决赛,2-1(15-21/21-17/21-17)周天成2016年全英公开赛1/4决赛,2-1(10-21/21-9/21-15)约根森
2016年中国大师赛决赛,2-0(21-17/23-21)谌龙
2016年里约奥运会1/4决赛,2-1(21-6/11-21/21-18)斯里坎斯
2016~2017赛季羽超常规赛,2-1(21-18/13-21/21-17)谌龙
2017年全英公开赛1/4决赛,2-1(8-21/21-14/21-15)安赛龙2017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2-0(21-19/21-14)李宗伟
2017年苏迪曼杯半决赛,2-0(21-19/21-16)西本拳太
2017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2-0(21-17/21-14)孙完虎
2018年全英公开赛1/4决赛,2-0(21-16/21-17)李宗伟
2018年全英公开赛半决赛,2-1(21-14/13-21/21-11)黄宇翔
2018年新西兰公开赛决赛,2-0(21-14/21-19)乔纳坦基本上林丹在公开赛赛场和团体世界大赛舞台与主要对手间的强强对垒都集中在这个级别之内,其中包括了被认为是林李早期风格代表作的06港澳台三站以及林丹个人年轻时期对垒朴成焕、盖德和李炫一的几场较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战役,同时也包含各单项及团体赛事当中迎战一些发挥极为出色的黑马选手的场次,国际赛场两次单局最大优势(21-3)取胜的纪录同样涵盖在内,当然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就是2017年春季赛期间超级丹亲手粉碎东南亚无冠魔咒的高光时刻。

4. 节点级
2005年江苏全运会男单决赛,2-0(15-10/15-2)鲍春来
2005年益阳世界杯决赛,2-0(21-14/21-11)波萨纳
2007年全英公开赛决赛,2-0(21-13/21-12)陈郁
2009年山东全运会男单决赛,2-0(21-11/21-3)鲍春来
2010年亚洲锦标赛决赛,2-0(21-17/21-15)王睁茗
2011年世界羽联总决赛决赛,2-0(21-12/21-16)谌龙
2013年辽宁全运会男单决赛,2-0(21-18/21-5)杜鹏宇
2014年中国大师赛决赛,2-0(21-14/21-9)田厚威2015年亚洲锦标赛决赛,2-0(21-19/21-8)田厚威
2015年苏迪曼杯决赛,2-0(21-15/21-13)上田拓马
2015~2016赛季羽超决赛,2-0(21-8/21-12)周泽奇
2016年全英公开赛决赛,2-0(21-9/21-10)田厚威
2017年瑞士公开赛决赛,2-0(21-12/21-11)石宇奇
2017年天津全运会男单决赛,2-0(21-12/21-13)石宇奇以上这几场比赛主要是以场次本身的意义为重,普遍都属于诸如首胜/首冠/赛季首冠/刷新记录高度的第N冠/职业生涯总计第X场(整数场)出赛等等,至于精彩程度和前面3个级别基本已经够不成可比性,但对于林丹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都是具有Checkpoint以及路标性质的存在。
如果站在一个多年老丹迷的视角来看,这些赛事虽不一定值得回顾,但无疑仍然值得收藏。

5. 闹着玩级
2011年东莞天王争霸赛决赛,2-1(21-19/12-21/22-20)李宗伟
2012年哥本哈根精英赛元老赛,1-2(22-20/16-21/14-21)盖德
2012赛季羽超常规赛混双,林丹/李雪芮0-2(19-21/19-21)张稳/贾一凡
2014年陵水精英赛男双表演赛,林丹/李宗伟0-2(18-21/19-21)蔡赟/傅海峰
2014年泰国国王杯邀请赛男单,2-0(21-15/21-10)波萨纳虽然由于打法原因而不属于在单一技术环节上花样繁多的球员,但林丹的整个战术体系还是非常适合在表演赛场合炫技的。各大羽毛球媒体以及新媒体平台所制作的五花八门的假动作剪辑里有相当一部分镜头就出自上述这些“闹着玩”的比赛。

另外,虽然蔡赟很早就在访谈当中评价国家队队友时将林丹形容为了“天生不会双打”,但表演赛场合下的林丹却似乎对双打比赛的感觉很是乐此不疲。当然众所周知,他在双打赛场“黑历史”繁多,尤其2014年陵水精英赛的那场与李宗伟搭档对阵风云的全明星共演更是莫名被BWF官网数据库和维基百科收入了其生涯胜负档案,直接造成了一代男单天王双打战绩0胜1负这样一个略让人哭笑不得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