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PCB板里面都有啥?带你了解它的构造和部件(pcb板上有哪些元器件)

2025-05-20 15:06:53杂谈910

基材:PCB板的“骨架”

PCB板的核心支撑结构是基材,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最常见的是FR-4环氧玻璃纤维层压板,这种材料兼具机械强度与耐高温特性。基材厚度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普通消费电子产品多用1.6mm厚度,而精密设备可能采用更薄的0.8mm规格。在高温工作环境中,部分PCB会改用耐热性更好的聚酰亚胺基材,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250℃以上。高频电路板则采用陶瓷填充的复合材料,以降低信号损耗。

导电层:电流的“高速公路”

覆盖在基材上的铜箔构成导电层,厚度以盎司为单位计量。普通电路板使用1盎司(约35μm)铜箔,大电流场景会采用2-3盎司厚铜设计。通过化学蚀刻工艺,将整片铜箔加工成特定形状的导线,这些铜线路承担着电子元件间的电气连接功能。多层板通过叠压不同导电层实现复杂布线,相邻层间采用垂直导通孔连接,层间绝缘介质保证信号隔离。

阻焊层:线路的“保护衣”

覆盖在铜导线表面的阻焊油墨层起绝缘防护作用。这种特殊树脂材料可防止焊接时出现桥接短路,并隔绝空气中的水分和污染物。绿色是最常见的阻焊颜色,红色、蓝色等彩色油墨则用于特殊标识。阻焊层开口处暴露铜焊盘,便于元件焊接。现代激光直接成像技术(LDI)可制作精度达25μm的阻焊开窗,满足微型元件组装要求。

PCB板里面都有啥?带你了解它的构造和部件(pcb板上有哪些元器件)

丝印层:元件的“导航图”

白色或黄色油墨印刷的丝印层位于板面最外层,标注元件位置符号、极性标识和产品信息。字符高度通常为1mm-1.5mm,采用耐高温油墨确保在焊接过程中不脱落。丝印内容包含元件编号(如R12、C5)、安装方向标记(二极管极性符号)及测试点标识。精准的丝印布局能提升组装效率,降低返修难度。部分高密度板为节省空间会省略非必要丝印。

孔结构:连接的“立体通道”

导通孔分为通孔、盲孔和埋孔三种类型。通孔贯穿整个板体,孔径最小可达0.15mm;盲孔仅连接外层与内层,埋孔完全隐藏在内层间。孔壁通过化学沉铜工艺形成导电层,实现不同层间的电气连通。大尺寸安装孔用于固定散热器或结构件,部分带螺纹的金属化孔可直接旋入螺丝。现代高密度互连(HDI)板采用激光钻孔技术,可制作直径小于0.1mm的微孔。

表面处理:焊接的“准备工序”

焊盘表面需经过特殊处理以保证可焊性。常见工艺包括喷锡(HASL)、化学沉金(ENIG)和有机可焊性保护层(OSP)。沉金处理能获得平整的表面,适用于BGA等精密封装焊接,金层厚度约0.05-0.1μm。喷锡成本较低但平整度稍差,锡层厚度约1-3μm。新兴的沉银工艺在高速信号传输方面表现优异,但需注意防氧化处理。表面处理直接影响焊接良率和长期可靠性。

特殊材料:功能的“增强剂”

高性能PCB会添加特殊功能材料。柔性电路板采用聚酰亚胺基材实现弯曲特性,金属基板嵌入铝层提升散热效率。阻抗控制板通过精确计算介质厚度和线宽来匹配信号传输需求。三防漆涂层可增强防水防潮性能,碳油印刷层能制作触摸按键功能。部分军工级板卡添加屏蔽层,用铜箔包裹关键电路防止电磁干扰。这些特种材料的应用扩展了PCB的适用场景。

辅助结构:安全的“守护者”

板边V-CUT分板槽可方便后期分割拼板,槽深控制在板厚的1/3处。安装定位孔配合治具确保自动化生产的精度,椭圆形散热孔帮助空气流通。安全间距设计防止高压线路间发生爬电,防静电环设计在接口电路周围。金手指插接部位采用斜边倒角处理,耐磨镀层厚度达15μm以上。这些细节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