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加工到底能有多精密?一文看懂关键指标(pcb加工要求有哪些)
材料特性对加工精度的限制
覆铜板材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品公差控制。FR-4基板的Z轴热膨胀系数约为50 ppm/℃,当加工温度波动超过15℃时,厚度为1.6mm的板材会产生约12μm的尺寸偏差。高频材料如罗杰斯4350B的热膨胀系数更低(40 ppm/℃),在相同温差下形变量减少20%。金属芯基板因铝层的导热特性,加工尺寸稳定性比普通基材提升约30%,但成本增加1.8-2.5倍。覆铜箔粗糙度方面,超低轮廓铜箔(VLP)表面粗糙度可达1.2μm,比标准铜箔减少40%,这对精细线路制作至关重要。
设备精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激光直接成像(LDI)设备采用405nm波长光源,最小光斑直径可达8μm,实现15μm线宽的公差控制在±3μm。机械钻孔机主轴转速超过18万转/分钟时,孔径位置精度可达±25μm,而激光钻孔机的定位精度可达±5μm。数控铣床加工外形时,使用0.8mm硬质合金刀具,加工边缘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05mm。自动光学检测(AOI)系统采用5μm像素解析度的CCD相机,能识别10μm级别的线路缺陷。
线路蚀刻工艺的精度极限
常规蚀刻线使用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侧蚀量约为线宽的15%。当制作50μm线宽时,侧蚀量可能达到7.5μm。采用新型水平喷淋蚀刻系统,配合添加剂控制,可将侧蚀量降低到5%以内。超细线路加工采用半加成法工艺,先在2μm薄铜层上电镀增厚,线宽公差可控制在±2μm。阻焊桥制作时,液态感光油墨的最小桥宽可达40μm,而干膜阻焊工艺能实现25μm的桥宽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