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利用UART串口实现数据的收发

2025-04-25 03:50:29杂谈19

1.简单理解总线

总线即为各个部位之间通信的一种媒介,芯片内部的总线控制的是内部各个控制器和核之间的通信,例如SOC通过AHB4总线可以和RCC控制器进行通信,芯片外部的总线控制的是芯片外部各个外设之间的通信,例如SOC通过UART串口控制TARGET(目标外设)。

2.简单理解串口的连接方式

a.直连方式

一共有三根线:RXD(接收数据线)/TXD(发送数据线)/GND(地线)。

b.usb转串口连接方式

SOC----->TTL电平,高电平:+5v,低电平:0v。

串口电平------>RS232电平,高电平:+15v ~ +3V,低电平:-15v ~ -3v。

c.st-link仿真器连接方式

ST-LINK仿真器能够完成USB口和串口之间的转换,在ST-LINK仿真器内部有一个芯片(STM32F103),这个芯片能够完成USB口和串口之间的转换,在STM32F103内部固化一段程序,这段程序不开源,这段程序可以完成USB口和串口之间的转换。

3.串口通信协议

a.串口配置信息

串口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因为收发数据时,一个时钟周期只能收发一位数据,波特率也叫bps(比特率),单位是二进制/秒,即为串口通信时,传输的速率,1s钟能够收发数据的位数,而上图中115200bps表示1秒钟可以收发115200bit数据,波特率的倒数为传输每位数据需要的时间,8N1代表八位数据位,没有奇偶校验位,一位停止位。

b.串口的通信协议

空闲态:UART总线不在传输数据的时候,总线处于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起始信号:开始信号,串口通信的开始标志位

数据位:串口发送数据,先发低位,再发高位

奇偶校验位:奇校验即为数据位和校验位1的个数为奇数,偶校验则反之

停止信号:发送数据结束,回到高电平状态,校准时钟信号

校准时钟信号的目的是因为串口采用的异步通信方式,双方都有自己独立的时钟源,虽然设置了双方的时钟源保持一致,但是在发送数据时,每发送一帧数据时都会产生误差,越往后,发送的数据越多,累计误差越大,所以每发送一帧数据之后,需要校准时钟信号。

4.电路图分析

分析电路图可得知UART4_RX对应的PB2引脚,UART4_TX对应的是PG11引脚。

5.框图分析

通过框图分析可知,需要分析芯片手册RCC,GPIO,UART章节

分析思路:设置GPIOG/GPIOB引脚为复用功能

设置UART4串口初始化

实现数据的收发

6.RCC章节分析

a.使能GPIO控制器

使GPIO控制器使能需要通过AHB4总线,RCC控制GPIO则需要通过RCC_MP_AHB4ENSETR寄存器来使对应的GPIO端口使能,通过2.5.2章节可知基地址为0x50000000,而RCC_MP_AHB4ENSETR寄存器的偏移地址为0xA28,所以RCC_MP_AHB4ENSETR寄存器的地址基地址加偏移地址=0x50000A28,而要使GPIOB和GPIOG控制器使能需要使RCC_MP_AHB4ENSETR寄存器对应的地址的第一位和第六位设置为1。

b.使能UART4控制器

通过RCC_MP_APB1ENSETR寄存器设置UART4控制器使能,确定RCC_MP_APB1ENSETR寄存器的地址为0x50000A00,使能UART4控制器则需要设置RCC_MP_APB1ENSETR寄存器对应的地址内容第十六位为1。

7.GPIO章节分析

a.GPIOx_MODER寄存器分析

通过GPIOx_MODER寄存器设置PB2/PG11引脚为复用功能,确定GPIOB地址为0x50003000,GPIOG地址为0x50008000,通过设置GPIOB_MODER的第5位到第4位为10来使PB2引脚为复用功能和GPIOG_MODER的第23位到第22位为10来使PG11引脚为复用功能。

b.GPIOx_AFRL寄存器分析

通过GPIOB_AFRL寄存器设置PB2引脚为复用功能UART4_RX,确定GPIOB_AFRL地址为0x50003020,通过修改GPIOB_AFRL寄存器的第11位到第8位位1000来设置PB2引脚为复用功能UART4_RX。

c.GPIOx_AFRH寄存器分析

通过GPIOG_AFRH寄存器设置PG11引脚为复用功能UART4_TX,确定GPIOG_AFRH地址为0x50008024,通过修改GPIOG_AFRH寄存器的第15位到第12位为0110来设置PG11引脚为复用功能UART4_TX。

为何有GPIOx_AFRL和GPIOx_AFRH两个复用功能寄存器,因为这个寄存器每四位管理一个引脚,一个寄存器最多管理8个寄存器,但是GPIO每组一共有16个引脚,所以需要两个这样的寄存器。

7.UART章节分析

a.UART框图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USART_CR1:设置数据位宽度,以及将相应位进行使能

USART_CR2:设置停止位

USART_BRR:设置波特率---->设置的采样率有关

USART_RDR :设置接收数据寄存器

USART_TDR :设置发送数据寄存器

USART_ISR:设置状态寄存器

USART_PRESC :设置时钟分频器

b.USART_CR1寄存器分析

确定USART_CR1寄存器的地址为基地址+偏移地址=0x40010000+0x00-0x40010000

设置串口为八位数据位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28位和第12位设置为0,设置串口16倍采样率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15位设置为0,设置串口无奇偶校验位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10位设置为0,设置串口发送寄存器使能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3位设置为1,设置串口接受寄存器使能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2位设置为1,设置串口接受使能需要将USART_CR1寄存器的第0位设置为1。

c.USART_CR2寄存器分析

确定USART_CR2寄存器地址为基地址+偏移地址=0x40010000+0x04=0x40010004

通过USART_CR2寄存器分析得知设置串口一位停止位需要将USART_CR2寄存器的第13位到第12位设置为00。

d.USART_BRR寄存器分析

确定USART_BRR寄存器地址为基地址+偏移地址=0x40010000+0x0C=0x4001000C

设置串口波特率为115200与采样率有关,系统提供的串口时钟源为64MHZ,BRR=64MHZ/115200=0x22b,所以设置 确定USART_BRR寄存器内容为0x22b。

e.USART_RDR寄存器分析

f.USART_TDR寄存器分析

g.USART_PRESC寄存器分析

h.USART_ISR寄存器分析

确定USART_ISR寄存器地址为基地址+偏移地址=0x40010000+0x1C=0x4001001C

USART_ISR寄存器的第7位为判断发送寄存器是否为空,这位只可以读。特点:如果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才可以发送下一个字节的数据(该位为1),如果发送寄存器为满,则需要等待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该位为0)。

USART_ISR寄存器的第6位为判断一帧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这位只可以读。特点:如果发送数据完成之后,才可以发送下一帧数据 ,读0:发送数据没有完成,需要等待 读1:发送数据完成,可以发送下一帧数据 。

USART_ISR寄存器的第5位为判断接收数据寄存器是否有数据可读,这位只可以读 。特点:接收数据寄存器有数据,才可以读数据 ,读0:没有接收到数据,需要等待 读1:接收到数据,可以读这个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