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动力电池背后的供应链隐形战争

2025-04-10 10:03:37杂谈178

没人预料到这会是一个企业家堪比流量明星的时代,当名和利疯狂涌入3C产业链,粉丝和消费者像期待周杰伦的最新唱片一般,期待着下一代智能手机、PC、平板。

自此相关的芯片、面板、自媒体,无数个幕后产业因智能手机而得以迅速崛起。

仅十年后,智能手机时代就走向了落寞,取而代之的当红明星换成了新能源产业,表面上,聚光灯下只是换了一部戏、一个主角,而在观众看不到的幕后,却已换了无数波配角和拥趸。

产业流量时代,不止龙头产业和明星企业在争名夺利,在水面之下,供应链产业的战争更是残酷。

今天的成就,可能就是明天困死自己的牢笼。

序曲:代工时代的喜与悲

谈起中国制造业的代工,离不开几个关键词,东南沿海、智能手机。

世纪之初,大量海外订单涌入国内,通过大大小小的代工厂疯狂攫取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粗放的代工模式,孕育了许多草莽英雄。

以深圳的“硬件硅谷”华强北为例,2010年左右的深圳是3C产品制造的天堂,依靠贴牌生产的代工模式,华强北养活了无数个中小代工企业,早期做ODM的闻泰科技、以及做手机电池起家的比亚迪,都经历过这个时代。

而在2011-2019年,3C产品市场保持着稳定的高增长趋势,智能手机品牌发布会从一年一次变为一年两次,手机品牌成为了消费者最为熟知的品牌。

同时随着手机厂商明星化,市场集中度极大提高,中上游的供应链企业规模化顺理成章。

在供应链龙头企业背后,声、光、电等无数供应链企业一飞冲天,舜宇光学的市值涨了300倍,瑞声科技涨了65倍。

乃至后人回顾时都在感叹,那确实是中国电子产业的黄金十年。

深圳电子摇篮-赛格电子大厦

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最坏的时代。

智能手机刚火时,深圳还有接近1000家相关供应链企业,三年后就只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