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青岛民营企业家进高校——探访青岛城市学院,探索校企融合新模式(青岛城市学院揭牌仪式时间)

2024-09-20 09:39:56杂谈260

风口财经记者 牛晓芳

春天正是读书天。3月22日,青岛市新经济企业家商会走进青岛城市学院,探访青岛第一民办高校,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展开初步交流。青岛城市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梅宁、副校长史先锋,外国语学院院长高涛,体育教学部部长寇燎原,科技与产教融合处处长聂森,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赵昕,以及青岛市新经济企业家商会执行会长姜森瀚,青岛马克威恩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丽芳,“山嗨精怪”国潮IP总经理胡津豪,商会秘书长颜菊等出席了活动。

在副校长史先锋的带领下,青岛新经济企业家一行人对青岛城市学院进行了“沉浸式”参观。

青岛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自2004年创校以来,致力于成为中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2022年,青岛城市学院在软科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40位,青岛第一位。如今,学校已加入AACSB全球商科教育联盟成员,成为大陆地区第102位成员高校。

企业家们参观了青岛城市学院别具特色的健身俱乐部

在校园美丽的“西湖”旁,企业家们见到了青岛城市学院别具特色的健身俱乐部。3000平米、上下两层的健身中心配置了高端多样化的健身器械,可以容纳300余人同时锻炼。据介绍,学校体育教育采用了完全意义上的体育俱乐部制,打破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创造性地为学生开设自行车、攀岩、搏击操、爵士、踏板、尊巴、拉丁操、肚皮舞、杠铃操,有氧操课等19个俱乐部课程,并配置持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专项专职教练员。丰富、灵活、贴合年轻人喜好的课程设置,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企业家们参观了机电实训基地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青岛城市学院为学生们配置的先进教学设备、顶尖的工程实训基地令企业家们大开眼界。据介绍,学校累计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远超国内同类院校,达到世界级水准。学校建有89个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建有符合工业4.0标准的国内顶尖工程实训基地,拥有多台/套发那科、ABB、KUKA等先进机器人设备,与全球顶尖IT公司Oracle (甲骨文)、Cisco(思科)、UiPath、Adobe共建多个产业学院,所有设备全天候开放为学生学习及实践使用。

此外,优美的校园环境、硬件先进完善的教学楼、趣味盎然的社团活动、随处可见的风格多样的自习室,以及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校园特色餐饮,都让参观的企业家们直呼“想重返校园生活”。

双方就校企合作项目举行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梅宁主席指出,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青岛城市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赋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立足于青年,服务于城市”,是学校的定位;“立足职业,超越职业”,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愿景上的高瞻远瞩。因此,培养富有国际视野,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好准备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产教融合,将服务企业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既要顶天,也要落地,是青岛城市学院一以贯之的办学特色。

而这,恰恰与青岛市新经济企业家商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姜森瀚介绍,自2022年起,商会就萌生了“少帅归校园”项目的初步想法。项目基于商会成员年轻化、管理扁平化的优势,旨在结合学校、学生、企业家三者的需求,推动校企合作,加强学界与产业的密切交流,帮助人才培养,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产业端有需求、有设施、有市场,教育端有人才、有资源、有平台,只有双方相互配合、互为表里,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能被市场接纳的高素质人才。

经过初步交流,青岛城市学院与青岛市新经济企业家商会基本达成共识:此次交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校企间的联动需更频繁、更深入,从而探索共赢的更多可能性。开放、包容、无边界,秉着相同的理念,未来,双方将共同推动更多形式新颖的产教融合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