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杜甫生平(一)(杜甫生平简介古诗文网)

2024-09-20 13:22:23杂谈282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家族出于京兆杜氏,晋朝时杜逊迁居襄阳。杜审言之父杜依艺(589-655年)644年任洛州巩县令后,其家定居于巩县。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

杜闲(682——741),唐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幼子,“诗圣”杜甫的生身父亲。生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开元五年(717年)为郾城尉,开元二十年(732年)左右擢为奉天令全家迁至奉天,又居杜陵,此时杜甫将近二十岁,并未随家人去奉天,而是开启了吴越齐赵之旅。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后擢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山东,这是杜甫多年游历齐赵原因之一)。

杜闲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与元配清河崔氏结婚,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与继室卢氏再婚。共生五子一女。长子杜甫生于睿宗延和元年(712年),为崔氏所生,是在杜闲迁升奉天之前,故杜甫的出生地乃为河南巩县。

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杜甫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湖北襄阳。

玄宗开元五年,丁巳(公元717年),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七岁。始作诗文。

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公元720年),杜甫九岁。始习大字。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726年),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十八年,庚午(公元730年),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开元十九,辛未(公元731年),二十岁。游吴越。

开元二十年,壬申(公元732年),二十一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二十二岁。游吴越。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公元734年),二十三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735年),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公元736年),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737年),二十六岁。游齐赵。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二十七岁。游齐赵。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二十八岁。游齐赵。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公元740年),二十九岁。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辛巳(公元741年),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至此,整个幼年青年时期都是意气风发,顺心恣意。

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天宝二年,癸未(公元743年),三十二岁。在东都。

天宝三年,甲申(公元744年),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月,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天宝四载,乙酉(公元745年),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天宝五年,丙戌(公元746年),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

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天宝六年,丁亥(公元747年),三十六岁。在长安。

天宝七年,戊子(公元748年),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天宝八年,己丑(公元749年),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天宝九年,庚寅(公元750年),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天宝十年,辛卯(公元751年),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天宝十一年,壬辰(公元752年),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天宝十二年,癸巳(公元753年),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天宝十三,甲午(公元754年),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四十四岁。安禄山反。杜甫在长安。县岁中往白水,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军械库库管)。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从35岁至长安,为求官职困守10年,然而科举不第,托人献赋效果也不理想。最后只得了一个类似库管的小官,因父亲死后家道中落,家人一度吃饭都成问题。小儿子也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