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产业“新枝”长势强!前4月汕头制造业投资增长86%-汕头制造业公司有哪些

2024-09-20 12:30:12杂谈108

5月24日,汕头市统计局发布了1—4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1—4月,汕头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亿元。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63亿元,其中出口131亿元,进口32亿元。从有利因素看,工业用电等先行指标保持良好增速,显示工业经济活动继续恢复。

从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投资这一关键指标展现汕头经济发展后劲。1-4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86%,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项目投资增长9.6%,拉动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从新动能看,“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47%,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民间资本表现活跃,民间投资增长13%。

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汕头投资逐渐呈现增势强、活力足、结构优的特点,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催发新枝、未来产业萌发新芽,将为汕头全面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更多可能性。

经济发展,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投资为要。

1-4月,汕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0.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86%,“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47%,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正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而在这些未来产业新赛道上,汕头正铆足干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是决定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走向的关键,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当前,提及汕头重点项目时,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将于下半年陆续交付或投产的国际纺织城和“四个一体化”重大项目。

不断完善的港口建设助力汕头制造走出国门。 受访者供图

据5月28日最新消息,汕头国际纺织城建设迎来新进展——针织面料交易市场(2区)一期已在4月获预售许可证,当前进入室内外装饰施工阶段,将于7月初交付使用,预计明年初开市。与此同时,工业园区一期厂房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封顶,正进行室内外装饰施工,预计7月底全面交付;二期厂房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汕头纺织服装产业总部大厦项目位于珠港新城总部经济基地。作为产业新地标,项目主体结构于今年1月实现全面封顶,目前进入冲刺阶段,内部砌筑及抹灰、室内装修装饰、内部设备安装等各项工程有序推进,力争8月底交付。此外,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已于3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计划今年上半年完工。

从项目看产业,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汕头纺织服装“四大工程”的建成,将促进汕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有效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再来看“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的核心构成及最主要产业载体,该产业园自去年开工以来,项目单位采取措施加快建设步伐,有望9月交付一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一体化”产业园将通过园区内的资源共享,大大减少重复建设,不仅降低成本,生产效率将提升3倍,还有利于协同创新,方便质量管理。项目将全面采用绿色零碳技术、节能技术和数智化技术,建成零碳产业基地的样板工程和最新一代“灯塔工厂”。

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将提高经济的“含新量”,不断增强汕头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

据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汕头共有52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002亿元,前4月完成投资293.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9%。

其中,35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超26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3.5%,继续发挥了投资增长主力军作用;170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57个,开工率33.5%,进一步为投资增长提供持续动能。

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汕头一直在拼。值得一提的是,汕头6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6.0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6%,完成进度排名全省第6位。

制造业投资增长之外,汕头消费市场也在发力。1—4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亿元,同比增长1.9%。特别是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9.2%,增势强劲。

各地发布的经济指标里,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重要指标,对GDP增长作用巨大。值得关注的是,观察汕头1-4月投资数据,可发现藏在增速背后的秘密——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增长达到13%。

记者关注到,据汕头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汕头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63亿元。其中,出口131亿元,进口32亿元。在这当中,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为112.1亿元,私营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为85.6%。

可以看出,投资之外,在对外贸易领域民企的韧性也已显山露水。汕头民营经济何以在今年迸发如此热情?

事实上,民营经济是汕头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贡献了汕头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创新主体和97%以上的经济单位数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汕头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资本市场的“汕头板块”不断扩大。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33家,其中31家为民营企业。华兴冶金等10家民营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联泰集团入选2023年广东省民企百强,众业达等9家民营企业入选广东企业500强。

如今,活跃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汕头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特色,成为汕头经济的中坚力量、主力军,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就在今年3月,汕头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百会万企助力产业转移对接会举行。会上发出了“汕头市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倡议,汕头市工商联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对签约,市各县区工商联与省相关商协会等签订“百会助百县”结对共建框架协议。

潮南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梁晓莉告诉记者:“我们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企业投身乡村振兴,2023年兴村企业数较2022年增长39.13%,后续希望能在县域经济、乡村建设等领域深入合作,努力实现互惠共赢。”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已经与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先后有10家行业龙头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新质生产力促进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汕头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黄俊辉表示,希望汕头广大民营企业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目标,抢抓深汕对口合作的机遇,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劲动能。

产业兴则县域兴,县域强则全域强。在汕头,特色优势产业主要分布在县域,振兴发展潜力更是在县域。

日前,在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上,汕头强调将继续突出特色抓发展,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落实省支持县域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工作部署,推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扩量提质,全力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加快汕头国际纺织城建设,培育壮大玩具创意产业,新增打造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1-4月,汕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6.28亿元。按行政区域划分,南澳县、澄海区、濠江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7.5%、7%、3.2%。一个个独具产业特色的县域,涌动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的产业底气。

今年,南澳持续做强旅游主导产业,深耕文旅经济,加快谋划文旅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南澳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县域经济产业综合实力。以“五个一”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发力旅游产业提振能级,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速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

“英歌舞都能让机器人跳了!”最近,文博会上的汕头机器人火了,一经亮相即吸引广泛关注。这队“机器人英歌队”是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0月开始研发的,让产品通过科技和传统文化的赋能,助力古老的非遗项目重新焕发活力。

透过文博会这一窗口,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能看到汕头玩具创意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汕头市澄海区,以玩具闻名、以玩具产业为重要支撑的小城正依托科技创新,助力企业生产、完善产业结构,拓宽贸易渠道、壮大发展动能。立足区域产业优势,澄海区更是提出实施玩具创新产业“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从春天开始,澄海县域经济发展热火朝天,总投资超270亿元的40多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涵盖玩具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在位于濠江区的上海电气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项目车间,数米高的风电发电机旁,工人们站在升降车的平台上,仔细检查电路系统。只需1天半时间,一台11兆瓦的风电平台机组将从这里诞生。

落地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0个,总投资约80亿元;引进广东唯一的风电轴承和齿轮箱生产线,实现延链补链;建设海上风电“一港一园”,海上风电产业园扩征至近5000亩……如今的濠江,海上风电延链成群,“逐梦深蓝”要素集聚,逐渐成为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地和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的主阵地。

南方+记者 蔡沚彦

【设计】吴夏晴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