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详细的写了汉字的造字来源,汉字演变?-汉字造字法的故事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ī
注音:ㄓ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支
简体部首:支
支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4
笔 顺:横竖折捺
五笔86:FCU
五笔98:FCU
UniCode:U+652F
四角号码:40407
仓颉:JE
GBK编码:D6A7
规范汉字编号:0089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受得住:乐不可支。
领款或付款:支付。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量词:一支笔。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隐士子州支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高士传》记载: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支父,全称为子州支父,是传说中的隐士,子姓,名州,字支父。是一个博学渊源的人。在子州支父的后世子孙中,便以其字为姓氏,称支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支氏族人多尊奉子州支父为得姓始祖,正确读音作shì(ㄕˋ),且不与大月氏国支氏、析支国(党项)支氏、黄支国支氏、条支国支氏族人合谱。
源流二
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