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要不要复读,看完更好做选择!(高考结束后还要上学吗)
每当高考落下帷幕,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
很多同学通过高考到了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迎来新的起点;然而,有一些同学则因为发挥失常等种种原因,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最终选择了复读这条路。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有几类学生则需要慎重考虑复读。
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理想大学,却不能算发挥失常的高分考生。
一般分数上升空间较小,客观因素多,来年考高分的期望风险较大。特别是已经上了重点线的考生选择复读一定要慎重。
由家长督促复读的考生。
复读必须遵从考生意愿,由于主观能动性差,积极性不高,很有可能越补越差,分数不升反降。
本身学习一直很刻苦,自觉非常努力的考生。
但是并没有自信再天昏地暗地复习一年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成绩突破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具体如何判断是否适合复读?
心态是否够好。选择复读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复读的同学经历了一次重大失败,更加容易悲观,对于考试容易紧张和焦虑。
失败的经历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负面情绪常常伴随着他们。这样的心态很难实现复读的初衷,所以只有当考生心理承受力够强才可以复读。
考试发挥情况。有的考生平时成绩还好,但因为没发挥好或客观因素导致高考失利。如考试时身体不适,因生病影响水平发挥,涂错了卡,漏做题或违反考规导致扣分、丢分等。
此类考生如果心有不甘的话,复读是可以的。他们需要的是心态和运气以及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无论成功与否,对于他们而言,复读真的会改写他们今后的生活。
自身的潜力。天资聪慧,但是高中三年自始至终没有怎么努力的学生。比如在高一高二时,由于贪玩、迷恋网吧、早恋等耽误了学习,到了高三甚至是高三下半年才觉悟并开始努力。
这次高考成绩虽然不太好,但如果能把这股劲头坚持下去,再复读一年,效果可能会很明显。
你还别说,小塔就碰到过这种学生,三年都连玩带学过来的,复读一年下了苦功夫,最后涨了差不多100分,考上了一所211院校。
天赋一般,但是心理素质极佳,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为什么要强调心理素质好呢?
这类学生相对前者是稍显劣势的,而且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所以就必须要有一颗大心脏,坚持到最后,一般效果也不错。
志愿填报结果。有的考生由于所报志愿没有拉开梯度,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数,却掉入二批本科;也有考生填了“服从调剂”,结果录取的专业与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选择复读,并在下次报考志愿时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