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孩子犯错怎么正确“惩罚”?(孩子犯错应该怎么惩罚)

2024-09-20 10:38:30杂谈99

近日一个宝妈分享了自己3岁女儿的一段视频:

当地的天气已经达到了0度的低温天气,穿着棉袄在外面都会冷的情况下,3岁的女儿偏偏要穿艾莎公主群出门,还说艾莎公主都是在冷的地方。

妈妈一遍一遍的强调外面很冷,你确定你不冷是吗?出门之后也一遍一遍问孩子冷不冷,孩子都无比倔强地回复:不冷……

像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都深有体会,说破嘴皮子,孩子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甚至会哭着闹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这种情况下,与其与孩子费尽口舌,最后还是没有丝毫效果,远不如直接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实行下去。

让孩子穿着她最喜欢的艾莎公主裙在外面冻一冻,当她切实感受到刺骨的冷空气,当她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当她感受到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之后。

孩子就会主动要求回家换衣服了,等到这个时候,我们在适当的给孩子进行一些教育,让她明白穿衣服是要根据外面的天气和温度来选择,这样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

其实这就是之前我们说过很多次的,由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过一种教育方法——“自然惩罚法”。

意思是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指责,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承担后果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的核心就是在孩子接受自己惩罚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预,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很多父母会说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面对孩子的把鞋“蠢事”,真的忍不住要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就像上面的例子,万一孩子穿着裙子出去生病了,那该怎么办呢?

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还是没有搞清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哪方面更加重要。

我们可以把孩子保护的很好,让她从来不愁吃、不愁穿、不怕生病,可我们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吗?

真的爱孩子,有时候就是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特别当这些苦是孩子自找的,又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的时候。

我们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养。

你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时,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担心会把孩子冻坏了?反而觉得让她长长记性正好呢?

你把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他不吃饭,他不起床,他不做作业,是不是都没有那么让你焦虑了呢?

艾莎公主都是在冷的地方,可我们只是喜欢艾莎公主,并不是真的艾莎公主呀。

这些话有时候我们舍不得对孩子说,倒不如让孩子去体验体验,当艾莎公主有多累,要在那么冷的天里面穿裙子。

也许当她体验完之后,她自己就会意识到,艾莎公主,也没那么吸引自己了不是吗?

相比于成为艾莎公主,她一定更喜欢穿的暖和和的,所以不要再不停的说教了,一千次的说教,也比不过一次的亲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