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真的有那么沉迷于采蘑菇吗?(云南人真的喜欢吃毒蘑菇吗)
看你是休闲捡还是赚钱捡。
休闲捡指的是,闲来没事去居住地附近的山里树下随便转一圈,捡得多就回家炒个菜,捡得少就再去菜市场买点回家炒个菌,没捡到就去菜市场买点回家炒个菜。那大部分人都会去的,当做日常生活的休闲娱乐,就像吃完饭去跳广场舞一样。
如果说是赚钱捡的话,说实话不多。
因为菌子生长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的,所以就会存在菌窝这种说法。今年长菌的地方,大概率明年也会长。比较昂贵的野生菌的菌窝都是农民们重点关注的区域,季节一到,雨下下来了,基本都会有人按时去踩点看菌子有没有长出来。没长到好卖相就要等着,在等待的过程中被其他人采走了也是没有办法的。
并且,菌子长得好的地方,蚊子毛毛虫也长得很好。小时候曾经和家人去山里捡菌子,嫌弃天气闷热没有穿长袖长裤,手和腿上都是连成一大片的蚊子包和毛毛虫包。
所以赚钱捡的菌子,不应该叫沉迷吧,只能叫生存。
菌子真的很好吃,吃法也不一样。昆明这些地区基本都只有菌子火锅,因为能在流程上进行量化,保证不中毒。鸡汤菌锅里的汤,有鸡的香,有菌子的鲜和甜,喝上一碗再去吃菌。但是煮过的菌子口感略平淡。
普洱版纳这边的菌子,大都是炒着吃。便宜的,奶浆菌,放猪油,煸大蒜,用韭菜一起炒。又甜又香,超级下饭。平价的,牛肝菌,猪油渣热锅,煸大蒜,清炒牛肝菌,口感顺滑回味无穷。贵一点的鸡枞菌,手撕成条状,放猪油,煸大蒜,清炒,菌子本身的甜味是其他调味剂无法带来的。最难处理的干巴菌,一般都是用来炒饭。
味道好了,所以价格也就贵。想吃的可以多攒点钱,去菜市场买菌子,去参观点餐,一次吃个饱,不要想着通过自己捡菌子来满足对菌子口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