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由来)

2024-09-20 09:59:20杂谈150

(来源:宁晋县四芝兰镇发布)

原标题: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元宵节有什么来历和习俗呢,小编来告诉你。

来历

1 据说,汉文帝为了庆祝周勃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正月十五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时候,宵是夜晚的意思,正月称为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夜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习俗

1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起源于宋代,最早人们称它为“ 浮元子”,后来称“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核桃仁、玫瑰、黄桂、芝麻、、果仁、枣泥、豆沙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3 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元宵节为灯节。始于西汉,隋唐兴盛以后沿袭传于后世。 4 每逢元宵佳节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5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以活跃气氛。因为形式简单,有激发智慧,所以此习俗延续至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