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难相逢——说《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金风玉露之缘,牛郎织女七夕会能够在一起吗)
“七夕”将至,遂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的神话传说,来表达人间夫妇的感情。
南朝梁太子萧统主持编撰了一部诗文总集,叫《文选》,因萧统谥号为“昭明”,史称《昭明文选》。其中选编了当时不知确切作者的一组诗歌,加了一个标题叫“古诗一十九首”,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我国古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每一首诗,都值得我们去品味。我们来看这首《迢迢牵牛星》。现已编入部编版教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遥远貌,“牵牛星”,代指“牛郎”,“皎皎”,明亮貌, “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这句话什么意思?光彩明丽的织女,望着银河对面的牛郎,相隔何其遥远。
因为“迢迢”,是以“织女”的角度来说的,后面内容全都从“织女”来讲。那“织女”怎么样呢?看三四两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的纤细灵巧,“擢”,这里是伸出的意思,“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札札”梭子的机织声。是说,织女伸出白净灵巧的手,摆弄着织布机,时而发出札札的声音。
《古诗十九首》中另一首诗《青青河畔草》,也写到一位女子的手和动作, 说“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意思非常接近,但这位娇艳女子是“出”素手,是“露出”,有一种“炫耀”“显露”的心理。而织女的动作是“擢”,伸出,其目的是来织布的,劳动的。一字之差,人的品行迥异。那织女织布“织”的如何呢?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一整天没有织成一块完整的布帛,哭泣得泪如雨下。为什么呢?是因为“终日不成章”吗?否。因为织女心有所思,何以见得?上句 “弄”字已初露端倪,“弄”,玩弄,心不在焉的,是说织女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地在那里摆弄织布机。那织女到底“何所思”,为何“泣涕零如雨”呢?接着看。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相去”,相隔,意思是说这河汉又清又浅,相隔又没有多远,既然如此,却怎么就不能和牛郎相见呢?
但是,我们读到这里,一定会顿生疑窦:开始不是说“迢迢”,怎么这里又说“相去复几许”呢?这不是矛盾吗?
这就让我们想起《诗经》里的一首诗,《卫风 河广》,其中第一章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说黄河很宽?我用一束芦苇就可以渡过去!谁说宋国遥远,我踮起脚跟就可以望见!用极其夸张的说法,写黄河窄小,宋国很近,来表达一个身居卫国的宋人对一河之隔的家乡的强烈思念!
这里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与《诗经》里的这几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遥遥”是指“实际距离”,那“相去复几许”就是“心理距离”或者叫“情感距离”,而“情有者,理必无”, 强烈的情感,可以冲破理性的束缚,让情感的表达格外酣畅淋漓!
思念如此之切,又不得一见,那该如何?看最后两句诗。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端丽貌,“脉脉”,相视貌,这句话是说,秀丽端庄的织女,只能隔着河汉,脉脉含情地望着牛郎,而不能说上一句话!最后将这种思念的悲苦,又加深了一层。这真是温厚缠绵,动人心弦!
梁朝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里评价《古诗十九首》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