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沪语版《长恨歌》|毕生未能走出的一场陈年旧梦(长恨歌rap)
原标题:评·沪语版《长恨歌》|毕生未能走出的一场陈年旧梦
2024年伊始,上海文化作为一个酝酿已久的标签,在一出似锦繁花后大放光彩。一时间,那些曾经拘泥于小范围的腔调与话题,记忆与色彩,如画布晕染般渗透漫延开来。
走进安福路,距离上次看《长恨歌》已近三年,海报也从那轻盈卷发的精致面容,转变成一席红底旗袍上的精巧盘扣。作为一部常演常新的戏,沪语是这一版最大的新意,轻快风趣的语调,韵味十足的表达,无论在阡陌交错的弄堂、心照不宣的麻将桌、不速之客造访的怪诞夜晚,都能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意味。
故事还是以熟知的三幕形式上演,分别呈现着主角王琦瑶人生的三个阶段。
这一版在情节上做的减法更多一些,如“李主任”这样的角色直接作为了背景交代,选美比赛那一袭婚纱亮相后便是爱丽丝公寓中飞机轰鸣声过留下的暗影。程先生戏份也较少,一句“前面做足轰轰烈烈,最后来个空谷回声”后便自成了无声。
似是少了一些故事中必要人物的承接,配角如过客,被按下长曝光后形成匆忙而过的虚幻影像,背景空余王琦瑶孑然一身,暗底簇花旗袍,韵味幽深,在层层叠叠的瓦当屋檐后,在曲折深长的弄堂巷口,也在零星的岁月那不成篇章的时光中,“贪恋着一丝丝骚动和声响留下的余音”。
但"简"也有好处,贯穿人物一生的时间轴,要简,必是要拎出其中最具灵魂的地方。
这次的三幕戏,讲述的虽然还是那个“石库门的姑娘貌娉婷”的故事,却能凸显出那一份傲气。这份傲里,有敢作敢当,有劝人劝己,有被大官金屋藏娇时“不要做面子上的人,要做芯子里的人”的自洽,有未婚生子时“我这一辈子别的不敢说,但总是靠自己”的要强。然而第三段孩子离开重回独居生活后,这份傲气却逐渐退散,底色露出了卑微与凄凉。
一段略显滑稽的忘年恋,旧时代的孤影与新时代的异类,因对那锦绣年代的缅怀走到一起,当滤镜褪色,蹑手蹑脚走过来的岁月终究留下了痕迹,灰白的发根,松弛的皮肤,所谓的年龄不重要的情爱誓言也不过是冷静后的耻辱,挽留无果后那低到尘埃中的乞求,似乎与几十年前那百般试探后明明知道什么都得不到却也无所谓的王琦瑶,判若两人。她的这份繁华场上的高贵、黄泥螺泡饭的安宁,终究是没能逃过衰老的焦虑与孤寂的降伏,如此黯然落幕。
本次的演出版本呼声最高的元素便是全程沪语台词和与评弹旁白转场。沪语自是不必多说,一部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品,上海话的呈现将那话里话外的趣味、唇齿之间的气韵、不同人物的语调特点都展现的非常到位。
之前的普通话版为了增添这一点韵味,句尾不免都拖长一个“呀”,“你倒是说说呀”“你拿去呀”“你坐呀”……而沪语的尖团音与五声调可以更自然地表现这种千回百转的情愫,无论是每每“心里特别舒服(seyi)”时尾音上扬的一份得意,还是“以后wei的哪能啦”长调后的一份无奈、每次强调“靠自己(ziga)”时重音顿挫所能带出的情绪,抑或是丢“西瓜(xigu)”捡“芝麻(zimo)”的几句因小失大的争辩中,恰到好处的对仗韵脚让整段话的理论性都高了一层。如今作品的呈现会在服化道上绞尽脑汁,为的是还原一个时代的氛围,而语音语调的复现才正是精髓所在。
评弹作为旁白过度,字斟句酌也颇为用心,戏词除了充当衔接作用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烘起了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小人物身不由己的悲凉感,可以说不落俗套,也颇具风采。
不得不提的,还有本次的舞美,尤其是舞台前景层叠屋檐的布置。最开始那个弄堂女儿王琦瑶与同学们一起时,屋檐瓦片上是棕绿色的树影,小小的老虎窗掩映其中,似是夏日歇凉的清爽;时过境迁,平安里的几幕,瓦片依旧,只是层层屋檐中多了几行条幅,几张大字报,时代的烙印让这些本无生气的屋顶们活了起来。
而王琦瑶房间入夜后的故事,重叠的屋檐上一片蓝色的微光,树影摇曳,昏黄的顶灯下五斗橱的边角的反光正好映衬着人物的侧颜,一片静谧的景象;八十年代后,瓦片之间又多出一些喧嚣的霓虹灯,树影变为银杏叶的斑驳剪影,春去秋来,仿佛遮了一百年的时光。最终这些屋檐随着王琦瑶的死亡一同落下,光线被黑暗吞噬,只有鸽群的影子,从瓦片上掠过,似是一场见证,又像是一场空。
《长恨歌》是细腻的,小情小爱,拧巴,阴差阳错的过客,毕生未能走出的一场陈年旧梦。
这场沪语版话剧的呈现,会让人感觉这样的氛围、环境、语调之下,小情小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也是值得去仔细品味、用心探究的;繁华旧梦的回味是有迹可循、有理可据的;每一句意犹未尽的腔调背后的情愫,每个眼神交锋时未道所以的暧昧,每个场景变换后的细处可见的新意,是这个故事在一遍遍的切磋琢磨中去粗取精的;是能看到一个诞生于上海这片土地的故事,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被精心培育、几经融合、百般尝试,“挤干汁,沥干水,凝结成块”最终呈现出来的,想来能看到他如今的模样,也是幸运的。
-劇終-
白木木夕王木木
一个局外人的窥探
本文落笔于2023年1月4日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看后
配图为剧照
摄影 尹雪峰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