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全文+译文(望岳的原文译文)
▲点蓝色字关注“文轩阁大学士”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风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升起,使我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么渺小。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主旨】: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 End —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进行阅读
♦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赤壁》全文+译文
《行路难(其一)》全文+译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文+译文
《卖炭翁》全文+译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译文
《枫桥夜泊》全文+译文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雁门太守行》全文+译文
《野望》全文+译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译文
《苏幕遮·怀旧》全文+译文
《登幽州台歌》全文+译文
《兵车行》全文+译文
《声声慢》全文+译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文+译文
《李延年歌》全文+译文
《卜算子·自嘲》全文+译文
《书愤》全文+译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译文
《侠客行》原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