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程建设,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高耸的塔吊、轰鸣的机械和拔地而起的高楼,但很少有人留意到藏在这些热闹景象背后的 “隐形守护者”—— 工程安全。别觉得这是句空话,工地上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牵着几十号人的安危和整个项目的成败。之前在城郊一个安置房项目帮忙时,就见过因为工人图省事没系安全带,从三楼外架上滑下来的惊险场面,幸好下面有安全网兜住,不然后果真不敢想。从那以后我才算明白,工程安全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是真要刻在每个人心里的规矩。
工地上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往往就藏在大家觉得 “没关系” 的小事里。比如有人嫌安全帽勒得慌,上班时把帽子拎在手里;有人觉得临时用电线拉得乱点不碍事,随便踩在脚下;还有人图快,在没有防护的脚手架上跑来跑去。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都像埋在身边的 “定时炸弹”。去年夏天,隔壁工地就因为工人违规操作切割机,火星溅到旁边的易燃材料上,差点引发大火,最后不仅项目停工整顿,涉事的几个工人还被罚款,整个班组的奖金都泡了汤。安全这东西就是这样,你对它敷衍,它早晚会给你颜色看。
除了个人操作习惯,设备和环境也是安全管理里不能漏的环节。就说塔吊吧,每次使用前都得检查钢丝绳有没有磨损、限位器灵不灵,要是图省事跳过这些步骤,万一在吊重物时出故障,轻则损坏材料,重则可能砸到下面的工人。还有下雨天和高温天,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雨天脚手架容易打滑,工人上去作业得格外小心;高温天工人容易中暑,工地上得准备好防暑药品和阴凉的休息区,不能为了赶工期就让大家硬扛。之前有个项目就是因为夏天没做好防暑措施,有个工人在楼顶作业时中暑晕倒,幸好被旁边的人及时发现送医,才没出大事。
安全管理也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行,得有实实在在的制度和措施跟着。比如每个新工人进场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从怎么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到遇到紧急情况怎么逃生,都得讲清楚、教明白,还得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工地上每天开工前,班组长也得开个 “班前会”,提醒大家当天作业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比如哪里的基坑还没回填、哪个区域正在进行高空作业,让每个人心里都有数。还有安全检查,不能只是走走形式,得定期查、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马上整改,比如看到有工人没系安全带,就得立刻让他停下来,把安全措施做到位了再继续干活;发现电线有破损,就得赶紧找电工修好,不能拖着不管。
其实在工地上待久了就会发现,安全和效率、成本并不是对立的,反而做好安全管理能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让项目更顺利地推进。比如因为一个小的安全事故导致项目停工,不仅会耽误工期,还得花不少钱处理事故后续的事情,反而比平时做好安全防护更费钱。而且保障好工人的安全,也能让大家更安心地干活,减少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而分心的情况,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之前有个项目经理就常说:“咱们搞工程的,挣多少钱都不如平平安安重要,只要工地上没人出安全事故,项目就算成功了一半。”
现在很多工地也开始用更智能的手段来管安全,比如在施工现场装监控摄像头,实时观察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有没有违规行为;给工人配备智能安全帽,不仅能起到防护作用,还能定位工人的位置,万一发生紧急情况,能更快找到人救援。但不管用什么新技术、新设备,最核心的还是人的安全意识。毕竟再先进的设备,也得靠人去正确使用;再完善的制度,也得靠人去严格执行。要是大家心里没把安全当回事,就算有再多的监控和智能设备,也没法完全避免安全事故。
说到底,工程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工地上每个人的事,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都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可能有人觉得偶尔一次不按规矩来没关系,不会那么倒霉刚好出事,但安全事故往往就是这样,一次的侥幸可能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就像工地上常说的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事故发生前,大家都觉得 “应该没事”,可一旦出事,就再也没有 “后悔” 的机会了。
不知道大家在工地上有没有遇到过印象深刻的安全故事?是看到过因为做好安全措施而避免了事故,还是见过因为忽视安全而留下的教训?这些经历其实都在提醒我们,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毕竟对于搞工程的人来说,每一个平安的日出日落,每一个工人能按时下班回家,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工地上那些不能马虎的安全事儿 https://www.w10.cn/suitan/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