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奇遇记: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看病日常

医院奇遇记: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看病日常

谁还没在医院经历过几件让人想找地缝钻的事儿呢?前阵子我因为吃火锅太急,被一块毛肚烫到舌头,本以为多喝水就能搞定,结果三天后舌头肿得像含了颗话梅,连说话都漏风。朋友见了直乐,说我这是 “用生命在干饭”,架不住疼痛难忍,只好捏着鼻子去了医院。

挂号窗口的护士姐姐看我捂着嘴哼哼,递单子的时候还多问了句:“是吃了啥好东西,把舌头给‘得罪’了?” 我含糊不清地说 “毛肚”,她 “噗嗤” 一声笑出来,在病历本上写了句 “饮食不当致舌黏膜损伤”,末了还补了句 “下次吃慢点,毛肚跑不了”。

医院奇遇记: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看病日常

候诊区的椅子还没坐热,广播就叫到了我的号。走进诊室,医生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大叔,他让我把舌头伸出来,我刚一照做,他突然 “哦” 了一声,吓得我还以为舌头要保不住了。结果他指着我舌头上的溃疡说:“你这溃疡长得还挺对称,跟画了个小括号似的。” 我本来紧张得不行,被他这么一说,差点笑出声。

检查完,医生开了瓶喷雾,还特意叮嘱:“每天喷三次,喷之前别吃东西,喷完半小时内也别喝水。对了,最近别吃火锅、烧烤这些重口味的,实在忍不住,就想想你现在舌头肿得像话梅的样子。” 我点点头,心里暗自发誓,等舌头好了,一定要先吃顿火锅 “报仇”,当然,这次肯定会小口慢咽。

从诊室出来,路过输液区,又撞见一件好笑的事。一个小朋友因为发烧来输液,一开始哭得撕心裂肺,说什么都不肯扎针。护士姐姐哄了半天没用,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橘子味的糖,说:“你看,扎完针就能吃这个,比你平时吃的巧克力还甜。” 小朋友停下哭声,盯着糖看了几秒,然后伸出胳膊,说:“那你轻点,我怕疼。” 扎完针,护士姐姐把糖递给他,他剥了糖纸塞进嘴里,瞬间眉开眼笑,还跟旁边的阿姨说:“这个护士姐姐的糖,比妈妈买的好吃。”

还有一次,我陪奶奶去看骨科。奶奶因为腿疼,走路一瘸一拐的,医生让她做个 CT 检查。去 CT 室的路上,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听说做 CT 会有辐射,会不会把我头发照白啊?” 我正想解释,旁边一个同样等着做检查的大爷接话了:“妹子,你放心,我都做了三次了,头发还是黑的,就是记性差了点,昨天刚买的菜,今天就忘了放哪儿了。” 大爷说完,自己先笑了,奶奶也跟着笑,原本对检查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没了。

CT 室里的医生特别有耐心,帮奶奶调整姿势的时候,还跟奶奶唠家常。奶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特别能干,种地、喂猪、照顾孩子,啥都干,现在老了,腿却不争气了。医生听了,说:“阿姨,您这是年轻时太劳累了,现在该让腿好好歇歇了。等检查结果出来,我给您开点药,再教您几个简单的康复动作,坚持练,腿肯定能好起来。” 奶奶听了,连连点头,说:“要是能好,我就还能帮家里择菜、洗碗。”

其实在医院,除了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小事,更多的是医护人员的辛苦和负责。有次我去医院拿药,正好赶上高峰期,取药窗口排了好长的队。窗口里的药师一边快速地核对药品,一边耐心地跟患者讲解用药方法,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有个大爷耳朵不好,药师就凑到他耳边,一遍遍地说:“这个药每天吃一次,一次吃一片,饭后吃,别跟其他药混着吃。” 大爷听明白了,说了声 “谢谢”,药师笑着摆摆手,又继续接待下一个患者。

还有一次深夜,我邻居家的孩子突然发高烧,送到医院急诊。急诊医生刚处理完一个外伤患者,连白大褂都没来得及脱,就赶紧给孩子量体温、看喉咙。孩子因为难受一直在哭,医生就一边哄孩子,一边快速地开处方,还跟孩子妈妈说:“别着急,孩子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吃点药,再物理降温,很快就能好。” 看着医生忙碌的身影,我突然觉得,医院虽然有时候让人觉得紧张,但有这些负责任的医护人员在,心里就特别踏实。

现在想想,其实去医院也没那么可怕,反而能遇到很多有趣又温暖的人和事。可能是护士姐姐递过来的一颗糖,可能是医生一句幽默的调侃,也可能是陌生人之间一句善意的安慰,这些小事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能让人瞬间觉得温暖。不过话说回来,谁也不想总往医院跑,所以还是得好好照顾自己,少吃点重口味的,多运动,别让自己的身体 “闹脾气”。毕竟,健健康康的,才能想吃火锅就吃火锅,想出门玩就出门玩,多好啊。

下次再去医院,不知道又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呢?是遇到一个会讲笑话的医生,还是一个可爱的小患者?不管怎样,应该都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医院奇遇记: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看病日常 https://www.w10.cn/suitan/6752/

(0)
上一篇 2025-09-14 下午11:28
下一篇 2025-09-14 下午11: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