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上时,窗外的绿意正浓得化不开。起初还是成片的马尾松,过了海拔八百米的界碑,忽然就换成了漫山遍野的野樱桃树,细碎的白色花瓣被风卷着,落在挡风玻璃上,像一场不期而遇的雪。同行的向导阿婆说,再往上走二十分钟,就能看见云端村的炊烟了 —— 这个藏在浙西群山里的村落,直到五年前才通了水泥公路,至今还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规矩。
我是在去年春天偶然刷到云端村的照片的。照片里没有网红打卡点的鲜艳招牌,只有青石板路尽头的黄泥墙老屋,屋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在阳光下泛着暖黄的光,一位穿着蓝布衫的老人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竹条在她手中翻飞,像是在编织一段慢下来的时光。那一刻,我忽然厌倦了热门景区里摩肩接踵的人群,厌倦了为了打卡而匆忙按下快门的旅行,于是立刻订了车票,想要去看看照片里那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村落。
抵达云端村时已是午后,村口的老樟树下坐着几位乘凉的村民,看见我们的车,纷纷笑着起身打招呼。阿婆牵着我的手往村里走,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偶尔能看见缝隙里冒出的青苔。路过一家敞开着门的老屋,里面传来织布机的 “咔嗒” 声,阿婆说那是村里的李奶奶,一辈子都在织土布,现在还会给来村里的人做布鞋。
我跟着阿婆去了她家里,一座两层的木楼,二楼的阳台正对着远处的群山。阿婆端出自己做的野樱桃酱,配着刚烤好的玉米饼,酸甜的味道里满是春天的气息。她说村里现在只有三十多户人家,大多是老人,年轻人都去山下的城里打工了,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不过这两年不一样了,” 阿婆笑着指了指不远处正在修缮的老屋,“有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租了村里的老房子,改成了可以住的民宿,还帮我们卖山上的笋干和野蜂蜜,来村里的人也慢慢多了。”
傍晚的时候,我跟着阿婆去后山的茶园采茶。茶树长在山坡上,排列得整整齐齐,远处的天空渐渐被染成了橘红色,云朵像是被点燃了一样,映得茶园也泛起了暖光。阿婆教我如何捏着茶叶的嫩芽轻轻摘下,她说采茶要轻,不然会把茶叶捏坏,影响味道。我学着她的样子,慢慢地摘着,虽然速度很慢,但指尖触到嫩芽的那一刻,心里忽然变得格外平静。山风吹过,带着茶叶的清香,耳边只有鸟鸣和风声,没有城市里的喧嚣,也没有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消息,那种感觉,像是把自己放进了一幅慢节奏的画里。
晚上住在村里的民宿,是一座修缮过的老屋,保留着木梁和土墙,却又添了现代化的卫浴和暖灯。民宿的主人是一对来自杭州的年轻情侣,男生叫阿哲,女生叫小夏。他们说第一次来云端村是偶然,当时是为了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写生,结果一来就舍不得走了。“这里的星空特别美,” 小夏指着窗外,“晚上没有路灯,抬头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有时候还能看见银河。” 我跟着他们走出民宿,抬头一看,果然,黑色的夜空像是被撒满了碎钻,星星亮得仿佛伸手就能摸到,那种震撼,是在城市里永远也看不到的。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很早,想去看看村里的日出。沿着青石板路往山顶走,路过村口的老樟树下,看见几位老人已经坐在那里聊天了,手里拿着自家做的早饭,慢悠悠地吃着。山顶的观景台很简陋,只是用石头搭了一个平台,但视野却极好。太阳慢慢从山后面爬出来,先是露出一点微光,然后渐渐升高,把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村落都染成了金色。村里的炊烟慢慢升起,和山间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这个小众的村落 —— 这里没有热门景区的繁华,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有着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时光的温柔。
在云端村待了三天,我没有去任何 “景点”,只是跟着村民们一起采茶、做饭、聊天,或是在村里的青石板路上漫无目的地散步。离开的那天,阿婆把她做的布鞋送给了我,鞋底纳着细密的针脚,上面还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阿哲和小夏帮我把行李搬到车上,说下次再来的时候,可以赶上村里的端午节,到时候会有包粽子比赛,还能看村民们跳竹马舞。
车子慢慢驶离云端村,后视镜里的村落渐渐变小,最后变成了群山间的一个小点。我握着手里的布鞋,指尖还残留着布料的温度。我知道,以后我还会再来这里,或许是为了看一次村里的端午节,或许只是为了再吃一口阿婆做的野樱桃酱,再看一眼这里的星空和日出。因为在这个小众的村落里,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一种能让人慢下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温柔。而这样的地方,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却又希望它能永远保持着这份纯粹,不被过度的商业化所改变。
小众旅游常见问答
- 去小众旅游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交通情况,很多小众旅游地公共交通不便,可能需要自驾或提前联系当地向导;其次要确认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比如是否有住宿、餐饮,是否需要自带洗漱用品等;还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会,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
- 小众旅游地的住宿条件通常怎么样?需要担心吗?
答:小众旅游地的住宿大多以当地特色民居、小型民宿为主,设施可能不如连锁酒店齐全,但通常干净整洁,且能更好地体验当地生活。如果对住宿条件有较高要求,可以提前和民宿主人沟通,了解房间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查看其他游客的评价,做好心理准备,一般不需要过度担心。
- 去小众旅游地,语言沟通会有问题吗?
答:大部分小众旅游地的居民虽然可能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但基本的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当地居民通常都很热情,会尽力理解你的需求。如果担心沟通不畅,可以提前学习一些简单的方言词汇,或者用手机翻译软件辅助沟通,其实在交流的过程中,手势和表情也能帮助传递信息,不用过于紧张。
- 小众旅游地适合带老人和小孩去吗?
答:需要根据具体目的地的情况来判断。如果目的地路况较好,海拔不高,活动强度不大,比如像云端村这样的村落,就很适合带老人和小孩去,能让他们接触自然,感受不同的生活环境;但如果目的地需要长途徒步、路况复杂,或者海拔较高,就不太适合老人和小孩,以免出现身体不适。出发前最好详细了解目的地的情况,根据家人的身体状况做决定。
- 如何避免小众旅游地被过度商业化,保护当地的原始风貌?
答:作为游客,首先要遵守当地的规定,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建筑;其次尽量选择当地的原住民经营的住宿和餐饮,支持当地经济,而不是选择大规模的连锁商业机构;在消费时,理性购买当地的特色产品,不盲目追求所谓的 “网红商品”;同时,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上过度炒作小众旅游地,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游客涌入,给当地的生态和生活带来压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在云端村落遇见时光褶皱里的温柔 https://www.w10.cn/suitan/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