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刷到朋友圈里清一色的网红景点打卡照,是不是都忍不住翻个白眼?前脚刚看到闺蜜在某 “天空之镜” 踩着塑料板拍照,后脚就刷到同事在同一个地方被风吹得头发糊满脸的狼狈视频 —— 这哪是旅游,分明是大型 “买家秀 VS 卖家秀” 现场。与其在热门景区里跟人挤来挤去,连拍张全身照都要等半小时,不如把目光转向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小众地方,这里不仅能让你躲开人潮,还能收获一堆让朋友笑到喷饭的奇葩经历。
就拿去年我去的浙江某古村来说,出发前连导航都差点找不到具体位置,村口的路牌歪歪扭扭写着 “往里走有好吃的”,当时我还以为遇到了诈骗现场。结果一进村才发现,这里的村民比景区工作人员还热情,看见游客就往家里拉,端出刚煮好的梅干菜扣肉,还非得让你尝尝自家酿的杨梅酒,喝少了都不让走。最绝的是村里的 “网红项目”—— 跟着老农去山上挖笋,本来以为是岁月静好的田园体验,没想到我刚举起锄头,就把旁边的菜苗当成竹笋刨了出来,老农当场笑出了假牙,最后还得帮人家重新补种,临走时大爷拍着我的肩膀说:“姑娘,下次想吃笋直接说,别跟菜苗过不去。”
要是觉得古村太 “岁月静好”,想找点刺激的小众玩法,那福建某海岛的 “赶海盲盒” 绝对能满足你。跟那些商业化的赶海项目不同,这里没有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你,全靠自己摸索。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跟着当地大叔在沙滩上瞎逛,看见一个小水洼就兴奋地跳进去,结果脚刚落地就被螃蟹夹了一下,疼得我差点跳起来,大叔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姑娘,赶海不是跳芭蕾,轻点!” 更离谱的是,我忙活了一下午,别人都挖到了海螺、蛤蜊,我就捞了一堆小石子,最后还是大叔看我可怜,分了我几个海螺,还调侃道:“下次来记得带个放大镜,别把石子当宝贝。”
说到小众旅游的 “奇葩体验”,云南某古镇的 “手工扎染翻车现场” 必须拥有姓名。很多人去云南都会体验扎染,但大多是在商业化的工作室里,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基本不会出错。可我去的那个古镇,扎染师傅是个 “佛系” 大爷,教了我两句 “随便折、随便绑” 就走了,留下我对着一块白布发呆。我当时心想,不就是扎染嘛,有什么难的,于是凭着 “艺术天赋” 把布折成了一团乱麻,还自信满满地蘸上染料。结果等拆开的时候,我傻眼了 —— 别人染出来的是清新的蓝白花纹,我染出来的像一块刚从墨水里捞出来的抹布,师傅过来看了一眼,憋了半天说:“姑娘,你这不是扎染,是给布‘毁容’啊,要不你再试试?” 最后我还是拿着这块 “独特” 的抹布回了家,现在挂在墙上当装饰,朋友来了都问我:“你这是在哪买的抽象艺术作品?”
其实小众旅游的乐趣,就在于这些意料之外的 “小插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可能是在贵州某山村跟村民一起跳广场舞,结果动作太僵硬被当成 “外来物种” 围观;也可能是在安徽某古桥边,想拍一张文艺照片,结果被突然窜出来的小狗抢了镜,最后照片里全是小狗的表情包。这些经历可能不完美,甚至有点狼狈,但比起在网红景点里拍千篇一律的照片,这样的旅行回忆才更鲜活、更有趣。
而且小众旅游还有个最大的好处 —— 省钱!热门景区的门票动辄几百块,住宿更是贵得离谱,吃顿饭都要担心被宰。但小众地方就不一样了,很多古村、海岛根本不收门票,住宿都是当地村民开的民宿,几十块钱就能住一晚,还能吃到地道的家常菜。上次我在江西某小镇住了三天,每天吃着村民做的辣椒炒肉、红烧鱼,还跟着他们去山上摘橘子,总共花的钱还没在热门景区住一晚贵,临走时老板还塞给我一袋橘子,说:“下次再来啊,橘子还没摘完呢!”
当然,去小众地方旅游也得提前做些 “功课”,不然很容易闹笑话。比如去山区要记得穿舒适的鞋子,别像我上次一样穿个高跟鞋去爬山,结果走两步就崴了脚,最后还是村民用竹筐把我抬下来的;去海边要注意潮汐时间,别只顾着玩,等涨潮了才发现回不去,只能在沙滩上等救援;去少数民族地区要尊重当地习俗,别随便乱摸人家的头饰、服饰,不然可能会闹不愉快。不过就算出了点小差错也没关系,当地村民大多都很热情,会主动帮你解决问题,说不定还能因此认识新朋友。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小众旅游,不是因为大家故意 “装小众”,而是因为我们终于发现,旅游不是为了在朋友圈里炫耀,不是为了打卡那些 “必去景点”,而是为了真正放松自己,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去经历那些独一无二的故事。当你在小众地方遇到有趣的人、好玩的事,当你把这些经历分享给朋友,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你就会明白,原来旅游可以这么有意思。
下次再计划旅行的时候,不妨抛开那些热门攻略,找一个没人挤的小众地方,去体验一次不一样的旅行。说不定你会在某个古村的巷子里,遇到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说不定你会在某个海岛的沙滩上,看到一场绝美的日落;说不定你会在某个小镇的集市上,吃到让你念念不忘的美食。那么,你准备好开启这场充满惊喜的小众旅游之旅了吗?
小众旅游常见问答
- 去小众旅游地交通不方便怎么办?
其实很多小众地方虽然没有直达的高铁、飞机,但可以先到附近的大城市,再转乘大巴、网约车,甚至有些地方可以跟当地村民拼车,不仅便宜还能认识同行的人。比如去浙江的小众古村,可先到杭州,再从杭州坐大巴到县城,最后打个车就能到,全程也不会太麻烦。
- 小众旅游地安全有保障吗?
大部分小众旅游地的治安都很好,当地村民淳朴热情,很少会出现宰客、诈骗的情况。不过出门在外还是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晚上尽量不要独自去偏僻的地方,提前把住宿老板的电话存好,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
- 小众旅游地语言不通怎么办?
除了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有语言差异外,大部分小众地方的人都讲普通话,只是可能带有当地口音,多听几遍就能听懂。如果去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提前学几句简单的当地话,比如 “你好”“谢谢”,不仅能拉近和当地人的距离,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 小众旅游地适合带老人、小孩去吗?
要看具体的目的地,如果是路况好、节奏慢的古村、小镇,带老人、小孩去很合适,能让他们感受大自然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但如果是需要爬山、赶海等体力消耗大的地方,就要根据老人和小孩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带好常用药品、舒适的衣物。
- 怎么找到靠谱的小众旅游地推荐?
可以关注一些专注于小众旅游的博主、公众号,他们会分享自己的真实旅行经历,推荐的地方都比较靠谱;也可以问身边去过小众地方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建议;还可以在旅游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比如 “小众古村”“冷门海岛”,再看看其他游客的评价,综合判断后再决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别再挤网红打卡点啦!这些小众旅游地能让你笑出腹肌还不撞照 https://www.w10.cn/suitan/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