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朋友去商场逛街,刚把车停好他就拿着手机四处张望,我还以为他在找奶茶店,结果他笑着晃了晃屏幕:“得先给我的‘小电驴’喂饱电,不然等会儿逛完街回家就得推着走了。”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商场停车场角落的充电桩正闪着柔和的绿光,几台新能源车正安静地 “喝着电”,这场景放在几年前还很少见,现在却成了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日常。
想起第一次开新能源车跑长途的经历,至今还觉得有点 “惊心动魄”。当时导航显示下一个服务区有充电桩,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四个充电桩有三个都坏
了,剩下个还被别人占着。我在服务区来回踱步,看着仪表盘上不断下降的电量,手心都攥出了汗,最后还是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终于充上电。那时候就特别盼着,啥时候路边的充电桩能像加油站一样多,不用再为找桩、等桩犯愁。
现在再看,这样的烦恼已经少了很多。小区楼下原本闲置的空地,上个月改成了便民充电区,装了 8 个充电桩,不管是早上出门前还是晚上下班回家,随时都能给车充电,再也不用特意绕远路去公共充电站。有次加班到深夜,开车路过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发现旁边居然也装了两个快充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充了 15 分钟,居然够我开回家还多剩 20% 的电,这种 “随用随充” 的方便劲儿,真是燃油车比不了的。
不光是方便,充电桩还在悄悄改变大家的出行习惯。以前开燃油车,大家总喜欢一次性把油加满,生怕半路没油;现在开新能源车,很多人反而习惯 “见缝插针” 地充电 —— 去超市买东西的功夫充半小时,去理发店剪头发的时间充一小时,甚至在公司楼下停车的时候,也能顺便给车补点电。我邻居张姐就是这样,她每天上班前会把车停在小区门口的充电桩旁,先去旁边的早餐店买个包子豆浆,等她吃完早餐,车也差不多充好电了,一点都不耽误事儿。
而且现在的充电桩,功能也越来越贴心了。以前充电还得下车插卡、输密码,有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别提多麻烦了;现在大部分充电桩都支持手机扫码充电,只要打开对应的 APP,对着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扫一下,就能轻松启动充电,还能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充电进度、剩余时间,甚至能远程控制停止充电。有一次我在公司加班,突然想起车还在楼下充电,担心充太久伤电池,就在手机上点了 “停止充电”,等我下班去取车的时候,电量刚好够我开回家,既方便又省心。
不过话说回来,充电桩虽然越来越多,但偶尔还是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有时候去商场充电,明明显示有空闲充电桩,到了之后才发现被燃油车占了车位;还有些老旧小区,因为电力容量不够,没办法安装足够多的充电桩,居民只能跑到几公里外的公共充电站去充电。但好在这些问题都在慢慢改善 —— 现在很多停车场都专门划分了新能源车位,还装了地锁,只有新能源车才能进去;不少老旧小区也开始进行电力改造,争取让更多居民能在家门口用上充电桩。
记得去年过年,我开新能源车回老家,以前总担心老家没有充电桩,结果这次回去发现,镇上的加油站旁边居然新增了两个快充桩,村口的小卖部门口也装了一个慢充桩。有个老家的亲戚跟我说,现在村里买新能源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说新能源车省钱又环保,就是以前担心充电不方便,现在有了充电桩,想买的人就更多了。看着老家街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和充电桩,突然觉得,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充电桩就像一条条 “电力毛细血管”,正在把绿色出行的便利送到更多人的身边。
现在每次出门,看到路边那一排排整齐的充电桩,我总会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开新能源车时的焦虑,再对比现在的方便快捷,不得不感叹变化真快。从一开始的 “找桩难” 到现在的 “随处充”,从以前的 “充电慢” 到现在的 “快充 15 分钟跑百公里”,充电桩的发展不仅让新能源车越来越受欢迎,也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环保、更便捷。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说不定充电桩还会有更多新功能 —— 比如能给电动车充电的同时,还能给手机、平板电脑充电;或者能把电动车的电反向输给家里,在停电的时候当应急电源用。甚至有可能,以后的充电桩会和太阳能、风能结合起来,用清洁能源给新能源车充电,真正实现 “零碳排放” 的出行。想想这些可能,还真有点期待呢。不知道再过几年,我们的出行会因为充电桩发生什么样的新变化?大家在使用充电桩的时候,又有哪些有趣的经历或者实用的小技巧呢?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路边那排 “电力补给站”,正悄悄改变我们的出行日常 https://www.w10.cn/suitan/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