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照进康复室:张奶奶的重新站立之路

暖阳照进康复室:张奶奶的重新站立之路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掠过养老院的玻璃窗,康复室里却始终暖融融的。72 岁的张奶奶坐在康复器械上,双手紧紧握着扶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紧紧盯着前方地面上那条黄色的标记线 —— 那是她今天要努力跨越的目标。三个月前,一场意外的摔倒让她的右腿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医生曾说,想要重新独立行走或许需要漫长的过程。那时躺在病床上的张奶奶看着自己不听使唤的右腿,偷偷抹过好几次眼泪,甚至觉得往后的日子可能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张奶奶的老伴走得早,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日里只能靠视频电话联系。摔倒那天,她本想踩着凳子够阳台柜子上的腌菜坛子,脚下一滑便重重摔在地上。邻居听到动静赶来时,她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右腿传来钻心的疼,连呼救的力气都快没了。送到医院后,儿子连夜赶回来,看着病床上脸色苍白的母亲,红着眼眶说要请假陪床,却被张奶奶劝了回去。“你那工作耽误不得,我在这里有护士照顾,没事的。”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藏着对未来的不安,尤其在医生提到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时,她更是没底 —— 自己一个人,怎么完成那些复杂的康复训练呢?

手术后一周,张奶奶被转到了这家带康复服务的养老院。刚入院时,她连坐起身都需要护工帮忙,更别说下床走路了。负责她康复训练的是 28 岁的小李,一个总是带着笑容的姑娘。第一次见面时,小李蹲在她床边,轻声问:“张奶奶,咱们今天先试试抬抬腿好不好?就像咱们平时坐在沙发上晃腿那样,慢慢来,不着急。” 张奶奶看着小李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可当她试着用力时,右腿还是软得像没了骨头,稍微一动就疼得她皱紧眉头。“没事的奶奶,咱们第一天练,能有这个意识就很棒了。” 小李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按摩着她的腿部肌肉,“您看,咱们先把肌肉放松了,后续训练才会更顺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李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康复室,陪着张奶奶一点点进步。最初的半个月,训练内容主要是被动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防止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每次按摩时,小李都会特意放慢速度,遇到张奶奶觉得疼的地方,就会停下来轻声询问:“这里是不是有点酸胀?那咱们轻一点,您要是觉得不舒服,随时跟我说。” 张奶奶嘴上不说,心里却记着这份细心 —— 有时候她疼得忍不住哼出声,小李就会跟她聊家常,说说养老院里的新鲜事,转移她的注意力。“奶奶,昨天三楼的王爷爷还跟我夸您呢,说您每次训练都特别认真,他之前康复的时候,还没您这么有毅力呢。” 这些话像小太阳一样,一点点驱散了张奶奶心里的阴霾。

一个月后,张奶奶终于能在小李的搀扶下,借助助行器慢慢站起来了。第一次站在地上时,她的腿还在微微发抖,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双手紧紧抓着小李的胳膊,生怕自己再摔下去。“奶奶您放心,我扶着您呢,咱们先站一分钟,感受一下地面的力量。” 小李稳稳地托着她的胳膊,声音里满是鼓励。那一分钟里,张奶奶看着自己踩在地板上的双脚,突然就红了眼眶 —— 她以为再也没机会这样稳稳地站着了,没想到真的有实现的一天。站完后,小李扶她坐下,递过一杯温水:“奶奶您真棒,今天咱们又突破啦!接下来咱们就练习走路,争取早日甩掉助行器。”

练习走路的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刚开始时,张奶奶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助行器的轮子在地板上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音,像是在为她的坚持伴奏。有一次,她走得太急,脚下一绊,幸好小李眼疾手快扶住了她,才没摔下去。那次之后,张奶奶有点打退堂鼓,第二天小李来叫她训练时,她摇了摇头说:“小李啊,我看我还是算了吧,太费劲了,说不定我这辈子都走不了路了。” 小李没有劝她,而是搬了个凳子坐在她身边,拿出手机给她看一段视频 —— 视频里是一位 80 岁的爷爷,也是股骨颈骨折后康复,刚开始连坐都困难,现在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散步了。“奶奶您看,这位爷爷比您大好几岁呢,他都能做到,您肯定也可以。咱们不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大的胜利。”

那天下午,张奶奶还是跟着小李去了康复室。这一次,她走得格外认真,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她也没停下来擦。小李在旁边一边指导她调整步态,一边给她加油:“对啦奶奶,膝盖再稍微弯一点,重心往前移,很好,就是这样!” 当她靠着自己的力量,沿着康复室的墙边走完一圈时,小李激动地鼓起掌来:“奶奶您太厉害啦!这一圈走得又稳又快,比昨天进步太多了!” 张奶奶看着小李开心的样子,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嘴角的皱纹里都透着喜悦。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奶奶的康复进度越来越快。从借助助行器走路,到换成单拐,再到后来只需要有人在旁边稍微扶着,她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养老院里的人替她高兴。护工刘阿姨每天早上都会帮她整理好康复训练要穿的鞋子,食堂的师傅知道她康复需要补充营养,总会特意给她多盛一勺蛋白质丰富的菜。有一次,儿子视频时看到她能自己慢慢走路了,激动得说不出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说:“妈,您太不容易了,多亏了养老院的这些孩子照顾您。” 张奶奶笑着说:“是啊,这里的人都好,小李比我亲闺女还贴心呢。”

记得有一天,康复室里来了一位新的爷爷,也是因为骨折需要康复,刚来时跟张奶奶最初的状态一样,情绪很低落,不愿意配合训练。张奶奶看到后,主动走过去跟他聊天:“老弟啊,我刚开始也跟你一样,觉得这康复训练太难了,还想放弃呢。可你看我现在,都能自己走路了。咱们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好起来的。” 她还跟爷爷分享自己的康复经验,告诉她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放松,遇到疼的时候该怎么调整呼吸。在她的鼓励下,那位爷爷慢慢打开了心结,开始积极配合训练。小李看到这一幕,笑着对张奶奶说:“奶奶您现在都成康复室的‘榜样’啦!”

如今,张奶奶已经能不用任何辅助工具,自己在养老院的小花园里散步了。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沿着花园里的石子路走两圈,然后坐在长椅上晒晒太阳,跟其他老人聊聊天。有时候遇到正在康复训练的老人,她还会停下来给他们加油打气。有一次,小李问她:“奶奶,您现在康复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呀?” 张奶奶想了想,笑着说:“我想等天气暖和了,让儿子带我去公园逛逛,好久没去了。对了,我还想给小李你织条围巾,感谢你这么长时间照顾我。”

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在养老院的小花园里,张奶奶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毛线针,慢慢织着围巾。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她的脸上满是平和与幸福。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她还因为无法行走而暗自垂泪呢?养老康复,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身体恢复,更是用耐心和关怀,帮助老人们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就像张奶奶常说的那样:“只要不放弃,就总有希望,你看我,不就重新站起来了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暖阳照进康复室:张奶奶的重新站立之路 https://www.w10.cn/suitan/3401/

(1)
上一篇 2025-08-26 下午12:44
下一篇 2025-08-26 下午12: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