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约在街角的咖啡馆,刚坐下就看见邻桌的女生对着手机屏幕反复修改消息,一会儿删掉 “最近忙吗”,一会儿又把 “有空聚聚” 改成 “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旁边的男生则拿着咖啡杯,眼神时不时瞟向斜前方独自看书的人,手指在桌沿轻轻敲着,明显想搭话却又有点犹豫。其实这样的画面特别常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每个人好像都在社交里摸索着属于自己的节奏,有时候觉得游刃有余,有时候又会突然陷入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开口、怎么回应。
有人说社交是为了寻找归属感,也有人觉得社交更像一种不得不做的 “功课”。比如公司团建时,明明不想参与那些尴尬的小游戏,却还是得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起哄;微信里加了一堆好友,真正能随时发消息吐槽的却没几个;刷朋友圈看到别人热热闹闹的聚会照片,心里会莫名泛起一丝羡慕,可真有人约自己出去时,又会突然冒出 “要不还是在家躺着吧” 的念头。这种矛盾的心态,大概很多人都有过,既渴望和别人产生联结,又害怕在社交中消耗自己,好像永远在 “想参与” 和 “想逃避” 之间摇摆。
之前认识一个特别内向的朋友,每次去人多的场合都像 “渡劫”。有次部门聚餐,她全程坐在角落,别人敬酒她只会紧张地说 “我不太会喝酒”,同事聊热门话题她也插不上嘴,最后提前找借口走了。后来她跟我说,那天晚上回到家特别沮丧,觉得自己好像很 “没用”,连基本的社交都做不好。其实我特别理解她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对社交的焦虑,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 “不会”,而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担心自己说的话不够有趣、做的事不够得体,怕自己成为别人眼里 “奇怪” 的人。
但其实社交并没有那么多 “标准答案”。不是非要能说会道、左右逢源才算 “擅长社交”,也不是一定要认识很多人、参加很多聚会才算 “融入圈子”。我有个同事,平时话不多,每次部门聊天他都很少主动开口,但只要有人聊到他感兴趣的电影或者书籍,他就能一下子打开话匣子,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特别有自己的见解。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他虽然话少,但很懂这些领域,有时候遇到相关的问题还会主动找他请教。久而久之,他在部门里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虽然人不多,但相处起来特别舒服。所以你看,社交不一定非要勉强自己变成 “外向的人”,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真诚地和别人交流,反而更容易建立起真正的联结。
现在很多人喜欢 “线上社交”,觉得隔着屏幕聊天更自在,不用在意表情管理,也不用害怕冷场,就算聊到一半没话说,发个表情包就能缓解尴尬。确实,线上社交给了很多人一个缓冲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擅长面对面交流的人来说,线上聊天可以让他们更放松地表达自己。比如我表妹,现实里特别腼腆,跟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但在网上她却是个 “话痨”,在兴趣社群里和大家聊动漫、聊手工,还认识了好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她们还约着线下见面,现在成了特别好的闺蜜。不过线上社交也有缺点,有时候隔着屏幕,我们很难准确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一句开玩笑的话,可能因为没有语气和表情的辅助,就被对方误解成恶意;而且长时间依赖线上社交,还可能会让我们慢慢失去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等到真正需要和人线下相处时,会觉得更加不适应。
还有一种社交状态,叫 “选择性社交”。就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想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所以不会盲目地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也不会随便添加好友,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我身边有个姐姐就是这样,她平时很少参加无关的聚会,周末要么在家看书、练瑜伽,要么就和两三个最好的朋友一起逛街、看展。她说:“以前总觉得要多认识人,人脉才会广,后来发现很多所谓的‘人脉’,其实都是无效的,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人家不一定会帮你,你也不想在不需要的人身上浪费时间。现在这样就很好,身边的朋友不多,但每个人都很懂我,相处起来不用刻意讨好,也不用小心翼翼,特别轻松。” 其实这种 “选择性社交”,反而能让我们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也能让我们和真正重要的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社交很累,其实不是社交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把社交看得太 “功利”,或者太 “勉强” 自己了。比如为了拓展人脉去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酒会,为了显得 “合群” 去聊自己不懂的话题,为了不让别人失望而答应自己不想做的事。这样的社交,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其实社交的本质,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陪伴,是你和对方在一起时,不管说不说很多话,都不会觉得尴尬;是你遇到困难时,对方愿意伸出援手;是你开心时,对方会真心为你高兴。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就是喜欢独处,不喜欢社交,这样行不行?其实完全没问题。社交从来都不是 “必须” 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有的人在社交中能获得能量,有的人则在独处中能找到平静,这两种状态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自己觉得舒服、自在就好。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别人都在社交,就勉强自己去融入;也不要因为自己喜欢独处,就觉得自己 “不合群” 而感到自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不想去参加某个聚会,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意外地开心,认识了很有趣的人;或者本来很期待和某个人聊天,结果聊了之后发现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频道,反而觉得很别扭。社交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才让社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许下一次和陌生人的偶然交谈,会让你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也许在某个看似普通的聚会中,会遇到一个能和你聊得来的好朋友。
所以,不用太纠结于自己 “会不会社交”,也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想社交的时候,就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就算偶尔说错话、办错事也没关系,谁还没在社交里闹过笑话呢?不想社交的时候,就安心地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独处的时光。社交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需要刻意去完成的任务。那么,你最近一次觉得轻松又愉快的社交,是在什么时候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交这回事,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简单 https://www.w10.cn/suitan/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