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旧居民楼的玻璃窗,在斑驳的水泥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李奶奶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指轻轻摩挲着手里的毛线,针脚在她布满皱纹的指尖下慢慢织出温暖的弧度。这些即将织好的围巾和帽子,会在下周被送到城郊的留守儿童之家,那里有二十多个孩子正等着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暖意。这样的场景,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都在发生 —— 有人将闲置的书籍打包寄往山区学校,有人在社区义卖中递出带着体温的零钱,有人利用周末时间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慈善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举手投足间,像点点星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无数人的前行之路。
去年深秋,我在社区志愿者站遇到了 12 岁的小宇。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每个周末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帮工作人员整理捐赠物资。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爱心人士捐来的玩具分类,遇到破损的玩偶,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针线尝试修补。后来我才知道,小宇曾经也是一名受助者。三年前,他因一场意外需要长期治疗,高昂的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困境。就在父母一筹莫展时,社区发起了爱心募捐,邻居们的捐款、陌生网友的鼓励,还有医院志愿者的陪伴,帮他顺利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当时有个阿姨每周都来陪我画画,她说难过的时候,把心里的想法画出来就会好很多。” 小宇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画册,里面满是色彩明亮的画作,最后一页画着一群手拉手的人,上方写着 “我也要成为光”。
在云南大理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所由爱心人士捐建的希望小学。学校的操场旁种着一排桃树,每棵桃树上都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捐赠者的名字和一句祝福的话。校长老张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年轻时在外打工,看到村里很多孩子因为条件有限早早辍学,心里很不是滋味。2018 年,他偶然通过公益平台联系到一群爱心企业家,大家一拍即合,决定一起为村里建一所学校。从选址、设计到施工,老张全程参与,有时候为了赶工期,他干脆住在工地旁的简易棚里。学校建成那天,村里的老人们拉着爱心人士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孩子们则在崭新的教室里跑来跑去,兴奋地抚摸着光滑的课桌。如今,这所学校已经培养了两百多名学生,其中有十多个孩子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每次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老张说这话时,眼里满是欣慰的光芒,他身后的桃树正值花期,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孩子们的课本上,像是撒下了一层温柔的希望。
慈善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动。王女士是一家企业的高管,三年前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一直很低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负责陪伴一个叫乐乐的小男孩。乐乐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摆弄积木。起初,王女士不知道该如何与他沟通,只能静静地坐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搭积木。有一天,当她把一块积木递给乐乐时,乐乐突然抬头对她笑了笑,还小声说了一句 “谢谢”。就是这个简单的笑容和一句话,让王女士瞬间红了眼眶。“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付出一点点善意,就能收获这么大的感动。” 从那以后,王女士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去陪伴乐乐,还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现在的她,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工作中的压力也渐渐消散了。“这些孩子教会了我如何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小美好,他们才是治愈我的人。” 王女士说,现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和乐乐的合影,照片里的乐乐正依偎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他们一起搭好的积木城堡,阳光洒在两人身上,画面格外温馨。
在城市的街头,我们经常能看到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有的在路口引导交通,有的在地铁站帮乘客搬运行李,有的在敬老院为老人们理发、表演节目。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年龄,但他们都怀着一颗温暖的心,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善意。2023 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城市的交通陷入瘫痪。第二天一大早,两百多名志愿者自发来到街头,拿着铁锹、扫帚清理积雪。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刚放学的学生,还有放弃休息时间的上班族。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铲雪,有的负责撒融雪盐,有的则在路边为过往的行人提供热水。寒风凛冽,每个人的脸上都冻得通红,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一位正在铲雪的大爷说:“我家住在附近,看到路上的雪这么厚,担心大家出行不方便,就想着过来帮帮忙。都是街坊邻居,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主干道的积雪被清理干净,车辆和行人终于可以顺利通行。看着恢复畅通的街道,志愿者们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满是满足。
慈善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次偶然的善举,它是一种融入生活的习惯,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它可以是给路边乞讨者递上的一个馒头,可以是给环卫工人送上的一瓶矿泉水,可以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的一只手。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像是一滴水珠,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当无数滴水珠汇聚在一起,便能形成浩瀚的海洋,滋养出希望的绿洲。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温暖。就像那些在深夜里为流浪动物搭建小窝的人,那些在暴雨中为陌生人撑伞的人,那些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多年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心中有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温暖的使者。
当我们看到受助者脸上露出笑容,当我们听到他们说 “谢谢”,当我们看到他们因为我们的帮助而变得更好,那种内心的满足和感动,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慈善不是一场短暂的表演,而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用行动去坚持。或许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只要我们愿意传递善意,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就一定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去传递温暖,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份善意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温暖都能照亮远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盏灯的温度,一群人的远方 https://www.w10.cn/suitan/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