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拾阳台时,意外翻出那个印着卡通小熊的铁皮罐。罐身掉了块漆,边缘被磨得发亮,掀开盖子还能闻到淡淡的奶糖味 —— 这是女儿三岁时,我们一起 DIY 的 “亲子零食罐”。看着它,那些和孩子相处的细碎时光突然像倒带般涌上来,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每个片段都裹着暖暖的甜。
记得第一次用这个罐子时,女儿刚学会扣纽扣。那天她攥着两颗草莓味的硬糖,踮着脚非要自己放进罐子里。小胖手捏着糖纸转了半天,糖没进去,倒把自己急得眼圈发红。我蹲下来想帮她,她却把头一扭,嘴里嘟囔着 “宝宝来”。最后糖终于滑进罐子时,她举着罐子跑遍整个客厅,非要让每盆绿植都 “看看我的成果”。现在想起她当时涨红的小脸,嘴角还会忍不住上扬。
后来这个罐子成了家里的 “魔法容器”。女儿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回来时把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夹在一张彩纸里,小心翼翼放进罐子里,说这是 “给妈妈的礼物”;她第一次自己拼好拼图,非要把最爱的那块星星形状的拼图碎片放进去,说要 “存起来当纪念”;就连我加班晚归时,她也会偷偷在罐子里塞一张画着歪歪扭扭爱心的纸条,上面用拼音写着 “妈妈别太累”。
有次我感冒发烧,躺在床上没力气。女儿踩着小凳子从柜子上取下零食罐,倒出几颗她舍不得吃的巧克力,剥好糖纸递到我嘴边。那时候她才四岁,还分不清感冒要吃感冒药还是巧克力,只知道自己生病时,我会给她吃甜甜的东西。看着她认真的小模样,我突然觉得,为人父母最珍贵的时刻,从来不是孩子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这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笨拙又真诚的爱。
去年夏天,女儿学校组织亲子烘焙活动。去之前她兴奋了好几天,每天都要拉着我演练一遍做饼干的步骤。活动当天,别的小朋友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出了整齐的小熊饼干,只有我们俩的烤盘里,躺着一堆奇形怪状的 “作品”—— 有的饼干缺了耳朵,有的烤得有点焦,还有一块被她偷偷咬了个小缺口,说是 “先尝尝味道合不合格”。回家的路上,她抱着装饼干的盒子,小声问我:“妈妈,我们做的饼干是不是很难看呀?” 我咬了一口有点焦的饼干,故意夸张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饼干,因为里面有宝贝的爱心呀!” 那天晚上,我们把剩下的饼干碎装进了那个铁皮罐,现在打开罐子,好像还能闻到当时甜甜的黄油味。
前几天整理女儿的书包,发现她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总是说我是她的小宝贝,其实妈妈才是我的超级英雄。每次我不开心,妈妈都会讲笑话逗我;我做错题哭的时候,妈妈会耐心教我;就连我晚上怕黑,妈妈也会陪我直到我睡着。我要把最好的东西都放进我们的零食罐里,等妈妈老了,我就拿出来给她回忆。” 看完纸条,我悄悄抹了抹眼泪,原来那些我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孩子小心翼翼地记在了心里。
这个铁皮罐现在已经装不下太多东西了,罐身上的小熊图案也渐渐模糊,但它依然是家里最特别的存在。有时候女儿会突发奇想,往里面放一张她画的画,或者一颗她觉得好吃的糖;我也会偶尔放进去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小纸条。我们都知道,这个罐子装的不是零食,而是我们之间独一无二的回忆,是那些一起笑、一起闹、一起成长的时光。
记得有位朋友曾经问我,养孩子最累的是什么。我想了想,不是熬夜喂奶的辛苦,不是辅导作业的焦虑,也不是担心她生病时的煎熬,而是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慢慢学会独立,慢慢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但同时,养孩子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幸福 —— 是第一次听到她叫 “妈妈” 时的激动,是她扑进我怀里撒娇时的温暖,是看到她学会新技能时的骄傲。这些幸福像一颗颗小糖,慢慢填满了我的生活,也填满了那个小小的铁皮罐。
现在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每天黏着我,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和小秘密。但每当她遇到开心的事,还是会第一时间和我分享;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会躲进我怀里寻求安慰。就像那天,她因为考试没考好哭鼻子,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像小时候那样,从零食罐里拿出一颗糖递给她,说:“没关系呀,一次没考好不算什么,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就像我们以前一起做饼干,就算做得不好看,也是最特别的呀。” 她接过糖,慢慢停止了哭泣,然后抱着我说:“妈妈,有你真好。”
其实亲子之间的感情,就像这个铁皮罐一样,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装饰,也不需要多么贵重的礼物,只需要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填满。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那些不经意间的陪伴,都是最珍贵的礼物。或许有一天,女儿会长大,会离开家,有自己的生活,但我相信,这个装满回忆的铁皮罐,会一直提醒我们,我们之间的爱,永远不会褪色。就像罐子里的糖,即使过了很久,依然会留下甜甜的味道,留在我们的心里,温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藏在零食罐里的小秘密 https://www.w10.cn/suitan/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