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这玩意儿,说起来玄乎得像隔壁王阿姨的广场舞走位,今天向左明天向右,你永远猜不透下一个流行点会不会让你看起来像刚从外星快递站取完包裹。前阵子刷到某明星机场照,上身裹着能当棉被的 oversize 羽绒服,下身光着腿踩露趾凉鞋,评论区吵得比菜市场砍价还热闹 —— 有人夸 “敢于打破常规”,有人憋笑 “这是冷热失调症晚期吧”,我对着屏幕啃着西瓜差点把籽喷到键盘上,原来时尚圈的 “温度自由”,是普通人看不懂的生存法则。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那些名字拗口的时尚单品,比如 “解构主义不对称剪裁拖地裤”,听着像建筑术语,实物穿在身上活像偷了爷爷的灯笼裤改了改。上次我闺蜜咬咬牙买了条,出门逛街没走三步就被路边的共享单车勾住裤脚,硬生生把 “时尚弄潮儿” 演成了 “街头拔河选手”,最后还是奶茶店老板递了把剪刀才解了围。现在那条裤子还挂在她家衣柜里,标签没拆,说是要留着当 “时尚事故纪念展品”,每次朋友来都要拿出来笑半小时。
要说时尚圈最让人上头的,还得是 “跟风式消费”。去年流行牛油果绿,超市里的牛油果都跟着涨价,我妈以为这玩意儿能治脱发,天天逼着我吃牛油果沙拉,结果半个月下来我没瘦,牛油果色的卫衣倒囤了三件。后来风一吹转到了克莱因蓝,我看着满衣柜的 “原谅色” 陷入沉思,突然理解了我姥姥当年囤的确良衬衫 —— 时尚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不同年代的人集体交智商税,只不过我们换了个说法叫 “追求潮流”。
更离谱的是时尚圈的 “反人类设计”。前几天刷到一款 “无指手套”,就是把普通手套的手指部分剪掉,美其名曰 “解放指尖的时尚感”,我盯着图片看了三分钟,这不就是我小时候把袜子剪破当手套玩的操作吗?现在居然卖三百多一双,果然时尚的尽头是复古,而且是复古到你妈都想打你的程度。还有那些恨天高运动鞋,鞋底厚得能当增高鞋垫用,穿上走路像踩高跷,我同事买了一双,第一天上班就把会议室的地毯踩出个坑,老板盯着坑问是谁干的,她尴尬得差点当场把鞋塞包里。
有时候真觉得时尚博主的嘴比魔术师还能骗,明明是件看起来像窗帘改的连衣裙,经他们一解说就成了 “融合了波西米亚风情与现代极简主义的艺术品”;明明是条普通的破洞牛仔裤,愣是被说成 “用撕裂感诠释年轻人的叛逆精神”。我有次照着某博主的推荐买了件 “慵懒风露背针织衫”,结果穿上身发现领口大到能直接滑到肩膀,出门必须时刻用手拽着,活像个怕走光的女特工,最后只能当家居服穿,还得小心别被我家猫勾住线头。
不过吐槽归吐槽,时尚这东西也不是全无乐趣。比如看到有人把睡衣外穿还搭配高跟鞋,你会忍不住想 “这人胆子真大”;看到有人把塑料袋改成手提包,又会觉得 “还挺有创意”。毕竟生活已经够严肃了,穿得奇怪点怎么了?总比每天套着黑白灰像刚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的机器人强。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姑娘,每天穿着五颜六色的汉服上学,有人说她 “不合时宜”,她却理直气壮地说 “时尚就是自己开心”,这话倒是没毛病 —— 要是穿衣服都不能随心所欲,那还不如天天裹着被子出门。
现在我也学聪明了,不再盲目跟风买那些奇奇怪怪的单品,而是捡自己穿得舒服的衣服搭配。上周把几年前买的牛仔外套翻出来,配了条新买的碎花裙,居然被同事夸 “复古又好看”,我心里偷偷乐 —— 原来时尚这圈儿,绕来绕去还是会回到 “自己喜欢” 这个原点。说不定再过几年,我们现在觉得土气的喇叭裤、蛤蟆镜又会卷土重来,到时候看着年轻人穿着我们当年的衣服,会不会也像现在的长辈一样,笑着说 “这玩意儿我们当年早就穿过了”?
至于下次时尚圈又会刮什么风,谁知道呢?可能是把床单当披风,也可能是把拖鞋当皮鞋,反正不管怎么变,总会有人踩坑有人出彩。不过没关系,反正笑别人穿错的时候,说不定自己下一秒就成了别人眼里的 “显眼包”—— 毕竟在时尚这场游戏里,谁还没当过几次笑话呢?你说下次要是流行把袜子套在鞋子外面,咱们是跟着穿还是躲在家里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时尚圈迷惑行为大赏:穿对是锦鲤,穿错是显眼包 https://www.w10.cn/suitan/2222/